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 [格物致知]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 涵容是处人第一法 2018-12-05

    文/清江 “ 自家好处掩藏几分,这是涵蓄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资料图 图源网络) 当自己做出点成绩来了...

  • [格物致知] 中国传统科技故事:儒学阻碍中国传统科技的发展了吗 2018-12-05

    董乃强教授 各位老师好! 昨天我向诸位介绍了中国传统道德的源头孝道,今天再向诸位介绍一下中国传统科技。昨天讲精神文明,今天谈物质文明。主办方给我出的讲题是“中国传统科...

  • [格物致知] 第三届《中华复兴论坛》在威海召开 2018-12-05

    2018年12月1日,由山东大学(威海)主办,威海市委宣传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合作,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威海市刘公岛管委会承办的“第三届《中华复兴论坛》中华复兴的...

  • [格物致知] 二胎要生了 父母抓紧时间补补课 2018-12-05

    文/金钟 大多父母都会有这样的感受, 有了孩子后就有了责任感,同时也有了成就感 ,在养孩子的时候,能在他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在塑造孩子的时候,能时刻看到自己的影响,...

  • [格物致知] 一天没睡醒无妨 就怕一辈子都不清醒 2018-12-05

    文/清江 “ 作人怕似渴睡汉,才唤醒时睁眼若有知,旋复沉困,竟是寐中人。须如朝兴栉盥之后,神爽气清,冷冷劲劲,方是真醒 。” 每天早上叫醒人的不应该是闹钟,而是梦想(资...

  • [格物致知] 打破玻璃心 重新做自己 2018-12-05

    文/余柯嘉 玻璃心,是近年来在网上流行开的一个名词,用以形容人的心像玻璃一样易碎,过于敏感和脆弱。 玻璃心的主要表现就是对外界反应过于敏感,情绪悲观,负能量爆棚 。...

  • [明德讲堂] 《一种说法》之黄俊杰:转变命运的关键 2018-12-05

    【摘要】通常我们的面对一个情境,我们的心首先生出的第一念,多半从自己出发,而不是从对方立场出发。儒家的心学,强调“转心”,就是要把第一念,转化成第二念。 《论语述而...

  • [格物致知] 一份心理测试的背后 是渴望理解与被爱 2018-11-29

    文/余柯嘉 心理测试,在过去本是心理医生用以诊断的专业技术手段 。而如今随着网络的普及,心理测试被也越来越多的人所接触到。 心理测试可以帮助人们认清或开阔或孤独的内心世...

  • [格物致知] 文以载道丨王夫之谈教育:“时”与“习”、“知”与“行”相合 2018-11-29

    文/金钟 人可以说是相当难教育的了,因为人的可塑性实在是太强了 ,尤其是青少年,今天一个样,可能明天又是一个样,所以教育就要永不止步了。 青少年处在发展的关键期,需要正...

  • [格物致知] 你的人生质量 取决于对自己的态度 2018-11-28

    文/余柯嘉 每个人的一生,都在与各式各样的人发生联系,都必须不断地解决各种纠纷与麻烦。有时候,我们呼朋引伴;有时候,我们又孑然一身。 但无论何时,总有一个永远陪在我们...

  • [格物致知] 《菜根谭》:责恶勿太严 教善勿太高 2018-11-28

    文/赵大山 社会事物是复杂的,人的学习能力也有高下,所以,人犯错误也是难免的。我们希望犯错之人能够及时吸取教训,不再重犯, 但在教育和劝诫的过程中,不能操之过及,责人...

  • [格物致知] 孔子告诉你:做好事一定不要不求回报 2018-11-28

    文/姚海涛 做好事不求回报仿佛已经成为社会约定俗成的规则 。谁要是想破坏这一规则,往往就被扣上“贪婪”的帽子。果真是这样吗? 我们从小就知道完璧归赵的道理,把拾金不昧作...

  • [格物致知] 夫妻之道 当如榫卯 2018-11-28

    文/崔晓明 游览山西,面对矗立千余年仍旧稳如泰山的大同悬空寺、朔州应县木塔,我询问导游,为什么它们能够千年不倒? 导游告诉我,其秘诀全在于它们独特的结构:榫卯 。 应县...

  • [格物致知] 起风了 你准备好翅膀了吗? 2018-11-26

    文/周宏亮 张爱玲曾说:“出名要趁早”, 如今的中国社会,处处都充满了成名走红的机会和发家致富的契机 。 当今社会,个人有很大的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一举成名(资料图 图源...

  • [格物致知] 火锅之中 尽是人生滋味 2018-11-26

    文/余柯嘉 随着冬日渐进,衣服越穿越多,有时依然阻挡不了寒意的入侵。 这时候,一场热气腾腾、暖意融融的火锅局无疑最能驱散身体和心灵的“凉凉”,为单调的冬日点上彩色的一...

  • [格物致知] 小棍子?中国筷子没有那么简单 2018-11-26

    文/杨悦心 一双筷子,承载着中国人的情感和记忆 。你真的懂筷子吗? 筷子,作为中华文化的符号,绝不仅仅是“短小木棍”那么简单。 筷子是中华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发明于中国...

  • [格物致知] 谋道不可有止心 穷理不可无真见 2018-11-26

    文/道诚 《围炉夜话》:“川学海而至海,故谋道者不可有止心;莠非苗而似苗,故穷理者不可无真见。” 草和禾苗长得十分相似,需要仔细辨认(资料图 图源网络) 江河学习大海的...

  • [格物致知] 文以载道丨林纾:做人须得一个勇字 又须得一个忍字 2018-11-23

    文/金钟 你是否有这样的过去和现在? 曾经被欺负勇敢地去理论,想要竞选学生职务大胆地去争取 。 孩童总是直率地表露自己的想法,积极参与学生干部的竞争(资料图 图源网络)...

  • [格物致知] 问津书院:千年荆楚 圣迹巍然 2018-11-22

    文/崔晓明 书院,读书的地方。 读书宜静,因此书院总是建在清幽僻静、风景秀丽的地方 。 武汉市新洲区的问津书院就坐落在大别山南麓脚下,是湖北省唯一的孔子遗迹,距今已有两...

  • [格物致知] 白鹿洞书院:儒家圣域的复兴之路 2018-11-22

    文/杨阿敏 白鹿洞书院为天下四大书院之首,理学名区,名教乐地。 闻者倾心,过者起敬,稍知中国传统文化者无不想亲临鹿洞,追慕先贤流风遗韵,想见当日弦歌不辍,寻孔颜乐处,...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