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万法勇 七星明历历,万古仰煌煌。 谁识斗宫内,中居孝悌王。 净明道奉许逊天师为祖师(资料图) 本诗乃宋朝诗人林同所做,是对净明道神灵斗中孝悌王的赞美。斗中孝悌王的全...
文/清虚道人 农历七月,传统上认为是地府开城门的月份,自古以来便有百鬼夜行的说法。道教认为,天地间有阴阳之气,至阳者上升为神仙,至阴者下降入地府,于是便有了神与鬼的...
文/万法勇 四柱神煞是古代中国相命学中一种很流行的观念,认为天上的星宿神拥有“煞”,影响着每个人的人生;详细来说,就是这种观念认为当每一个人出生的时候,当时此人所在...
文/萧玄 大道文明是华夏传统的根基,而孝道即是中华大道文明的核心之一。不论朝代更迭,社会变迁,孝道的思想和传统始终都贯穿在中华的传统文化之中。 传承千年的华夏文明(资...
文/侯明浩 近读《汤斌集》(2003年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书中《功过定约》一文有这样一段话: “恐因缘陋习,不自觉察,开罪乡党,后悔何及?谨于功过,格外妄增数款,以自省戒...
文/李远国 李黎鹤 符文,一种独特而神秘的文字,为道教所独有。“八体”,是指符文的八大种类,即天书、神书、地书、内书、外书、鬼书、夏书、戎夷书。《云笈七签》卷七说:“...
文/李远国 李黎鹤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视大自然为有机的生命体,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投以热切的关注。于是,出于生存与精神的需要,传统的风水术便应运而生了。 风水罗盘(资料图)...
文/风山道 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故北多险峻而南率夷陵。北地雄壮豪放,南国文采风流,于其山水亦可见一斑。齐云虽处徽州,民阜物足,而地多丘陵,道路难通,故有宋以前鲜...
文/贾来生 但是,由于明初儒学思想复兴,加上当时正一派已如张宇初天师所说“玄纲日坠,道化莫敷,实丧名存”的状况,所以张宇初整顿纲纪、重振道风的美好理想并没有收到立竿...
文/贾来生 敕文说的是:仁孝皇后刚刚崩逝,为了禳解亡灵,特命令你大建玉斋醮,宣读祖制之秘典。百日斋醮期间,瑞相云集。吉云缭绕,雾霭绕空。朝天宫上,斋醮坛上,鸾鸟白鹤...
文/止水 道教建筑形式之中,门作为基础单元,倍受重视。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形式中脱颖而出的门,结合了民风民俗、道教信仰而逐渐形成了独有的文化体系。本文通过对武当山治岳...
文/赵大山 儒家学说在人际关系的领域讲得非常精彩,但仅局限于人的世界是不够的。人与人相处,本来就有一种极大的压力,虽然你“言忠信,行笃敬”,但是遇见不和你在同一频道...
文/三晚居士 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真假未知。说的是有人问毕加索:“你的画我怎么看不懂啊?”毕加索反问:“你听过鸟叫么?”那个人说:“听过呀。”这时候毕加索追问:“...
文/耳九 修行,一直是中国本土宗教道教以及部分道家人士的追求。自黄帝伊始,道家的修行就一直在内与外两个方面进行,并且其实从一开始,道家修行的内炼与外求都是并行的,每...
文/耳九 炼仙药求长生,一直以来都是中国道家的追求,这种追求不仅仅存在在道教内部,道教内外所有道家修行者对于炼丹求长生的基本追求是一致的。中国道家的丹道修行可分内外...
文/解人颐 “绛节飘飘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这是唐人李商隐的诗句,每年的七月十五是道教重要的节日中元节。据道教经典记载,这一天,地官大帝要拿出众生的簿籍,根据神...
文/清虚道人 一谈论起修道,人们联想到的总是逍遥、自然、无为等词汇。在大众的印象中,修道人应该是衣袂飘飘的世外隐者,他们餐风饮露并且不染红尘,他们超脱人间并且与世无...
文/李远国 李黎鹤 《封面新闻》2018年8月10日报导的一则新闻,刷亮了我们的眼睛,专家们宣称四川宣汉发现的祭司文字,是巴人的文字,还可以申报科学技术奖,是改写中国文字史的大...
文/武当玄拙 中国历史上的诸多文化名人,观其一生命运起伏,总离不开入世与出世这两个命题。许多执着之人,一心求入世却终究时运不济,一念想出世又总被魔障缠绕。很多初学道...
文/李远国 李黎鹤 健康是一个生物概念,一个心理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社会概念。世界卫生组织(WHO)创立之初,在其宪章的第一条第一句便开宗明义地给健康下了如下的定义:“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