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佚名 五岳不仅是帝王们封禅的圣地,还是道教的洞天福地。东岳为蓬玄洞天,南岳为朱陵洞天,西岳为总仙洞天,北岳为总玄洞天,中岳为司马洞天。 东岳泰山(资料图) 五岳自古...
...
...
...
...
文/李远国 李黎鹤 在道教的神系中,太一救苦天尊是一尊神格甚高的先天之神。他位列三清尊神之下,而为“六御”之一。 太一救苦天尊(资料图) 从唐宋以来,对太一救苦天尊的崇...
文/李信军 道教的修行及处世观,既不同于儒家的全讲“入世”,也不同于佛教的全讲“出世”,而是出世、入世兼行之。道教的"入世"即讲修人道,且奉行“功德于民,功德于国”终而...
文/武当玄拙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一至初九,是道教九皇盛会的重大日子。《云笈七签》称,“夫九星者,是九天之灵根,日月之明梁,万品之宗渊也。故天有九气则以九星为其灵纽,地...
文/李信军 “真功”者,真一不二,为而清修也。“真行”者,真一不二,济世利人也。 抱元守一(资料图) 《晋真人语录》说:“若要真功者,须是澄心定意,打迭精神,无动无作,...
文/清虚道人 熟读《玄门日诵早晚功课经》的人们都知道,在早坛功课经的课诵部分有一篇《玉皇心印妙经》。闵智亭道长在《玄门日诵早晚功课经注》中提到:“‘心印’者,即以心...
文/陈景展 自己福薄不受命,吃穿不俭都过用。过用后来接不上,肚里饥渴又受冻。到此一定要乱意,乱意定要为不正。得便行事任意作,日久必然要遭横。看公思量何处错,皆因不俭...
文/陈景展 有人时刻无邪念,身居暗室对圣贤。诚心正意功夫得,此人一定非等闲。天堂有路免地狱,日日高升超出凡。万般奇美迷不住,一面宝镜心上悬。诸邪一动先照破,处事不合...
文/肖永贵 “道可道,非常道。”阔别蟾宫近月,歌曲《快乐学道人》前奏音乐中孩童天籁般的音声至今萦绕耳畔,回响脑海。回眸盛夏琼州之行,一幅幅唯美画卷渐次舒展,既有玉蟾...
文/牛利利 全真道是王重阳在金元时期创建的新道教,并发展迅速。时人元好问(1190-1257年)对其发展迅猛之势在《紫微观记》里是这样评价的“故堕窳之人,翕然从之。南际淮,北至...
文/卢理湘 “晨昏火候合天枢”,出自紫阳真人《悟真篇》。原诗为“虎跃龙腾风浪粗,中央正位产玄珠。果生枝上终期熟,子在胞中岂有殊。南北宗源翻卦象,晨昏火候合天枢。须知...
文/行苇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朋友被视为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与君臣、父子、夫妇、兄弟并列为五伦。古人对朋友的界定与现代人有所不同,其云:同门曰朋,同志曰友(《礼记...
文/李信军 “地狱”,阴间之狱也,即人生时作恶,死后受苦之地也。作恶和行善成对比,所谓行善得福,死后自能进得天堂;而作恶之人则不然,其生时作恶,死后即被打入十八层地...
文/李信军 道教素有“功德成神”、“功德成仙”、“忠孝之道”、“忠孝神仙”之说。 道教的处世观,以入世和出世兼行,故入道既修人道又修仙道。这一种双修之法,既不同于儒家...
文/陈景展 一人得下想思病,听人说余有道行。有道必会治想病,请我与他疗疾症。我有想思几十年,从来此根未除尽。内动耗散精气神,发出行为定遭横。莫将此病当小可,不得真传...
文/解人颐 斗姆应化、真武证果;圣母飞升、天师成道,没想到这么多道教神仙都和这天有关! “升天成仙”的最好时间。(资料图) 《易经》之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