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有人怀疑:这会不会是顾氏早年的看法呢?肯定不是,证据就在此两信中:第二信称衍生原是顾氏“犹子”,后“立以为子”;第一信称“从弟子严今将六旬,连得二孙,今抱其一为...
培养统治者需要的各类人材始终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目的,但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则是各有不同的。如宋代学校教育与汉唐学校教育就有明显的不同:宋代教育的主旋律是德育,即...
本报讯(记者贫征 通讯员朱思标 邹桃姣) “为什么作文中的母亲都是一个模式?别让孩子从作文开始‘第一次撒谎’。”昨日,国家总督学顾问、教育家陶西平在汉抨击中小学作文教学...
新华网成都10月25日专电题:论文多样化、选拔“偏怪才”引争议——四川大学改革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调查 新华社记者叶建平、吴晓颖 本科毕业论文多样化、高考将破格录取“...
科举制度废除一百年了,百年来人们一直对它褒贬不一。其实,当我们冷静、科学、理性地对它重新审视,不难发现,它蕴涵着十分珍贵的可供借鉴的基本原理——选考。 所谓选考,即...
本文摘自《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年19期 百年沉冤八股文 原本没有必要为一种文体翻案,但在中国“八股文”烙上的政治印痕太深太多,在它身上牵连了太多沉重的话题。它似乎牵连着...
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近日在新浪博客中“开炮”,炮轰硕士生、博士生要获得学位必须先发表论文的规定,称这是项混账规定。这篇题为《改正错误,还要“探索”?》的博文如同他的...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日本已成为众多中国学生实现留学梦的上选之地 近年来,随着日本留学利好消息的频传,日本已成为众多中国学生实现留学梦的上选之地。除了在文化上与中国文化有共通之处外,日本...
誊录制度。此为补充和完善封弥制而建立。“誊录”就是抄写试卷。举子的亲笔试卷称“真卷”,誊录后送封弥官存档.誊录的卷子称“草卷”,送给考官评阅。由于考官定等时看到的...
中新网10月28日电综合报道,10月24日下午,湖北荆州10多位大学生手拉手结成人梯营救落水的两名少年,其中有三名大学生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今日上午,三位舍己救人的大学生追悼...
本文摘自《明朝的那些事》作者:当年明月 中国海关出版社出版 科举制度并非自明朝起,却在明朝发扬光大,说来真是有趣,唐宋时虽有科举,但录取名额十分之少,一科往往只取几十...
书院是唐、宋时期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组织形式,也是中国古代教育深刻变革的产物。它的兴起和发展既带来了教育上的一系列变革,也更加促进了儒学的传播和普及,使儒学教育呈现...
本文摘自《探索与争鸣》2008年03期 中国古代的教育,城乡差别并不明显。以清代为例,虽然官办学校主要设在州县以上的城市,但学生大多来自乡村。同时在乡村还设有社学、义学、私...
就读语言学校:三类认识误区须避忌 近些年,尽管留日的学生人数逐年递增,但仍有很多人对日本语言学校的功能和作用不甚了了。留学专家认为,留学生在就读语言学校之前,应当摒...
事实也是如此,但状元虽很难得,三年才有一个,产量很低,但毕竟还是有的,所以读书人心中的最高荣誉并不是状元,而是另一种称号,这才是每个读书人朝思暮想的,获得这一称号...
近日,一篇博客《我的文章成了高考题,而我却不会做》在网络上传播,引起不少网民对出题人甚至高考的抨击。 本报发表于2008年12月24日的《寂静钱钟书》被选为福建省2009年高考语文...
二、书院是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结合产物 作为一种理想的社会教育系统,都应当有几种类型的教育,有不同层次的学校。社会越发达、文明程度越高,教育就更...
其二。废了科举。如何善后? 废科举乃举国之大事,理应做好充分的善后准备工作。由于仓猝定制,从递减科举中额到立废科举的急速转变过程,已容不得清政府过多地考虑善后问题。...
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表示,北大要培养领袖人才。他在北京论坛(2009)举办期间接受采访时表示,领袖人才并不是说仅仅是政治领袖,“不是说要做多大的官,各行各业都要有领袖”。 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