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 [经典新知] 《论语》这几句,你读对了么? 2017-12-05

    文/陈娅妮 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反复学习真的快乐么? 这句话看起来简单,但根据字面的意思很容易理解成“学习以后经常复习的话,不是很愉悦吗?”这让一些人大惑不解,...

  • [经典新知] 做一个“知天命”的人 2017-12-05

    《论语》里,孔子曾谈及“天命”,并且把它和君子的基本修养结合在一起。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 子曰:...

  • [经典新知] 朱杰人:把经学还原为一棵生命不息的大树 2017-12-05

    文/朱杰人 ●一部经学史,就是中国人守卫和传承自己独特价值观的历史。从学术发展的历史看,所谓“国学”,所谓中国的“学术”,无一不是从“经学”派生出来的,所以,经学又...

  • [经典新知] 法外无求 定能生慧:王阳明的自我管理法 2017-12-05

    人类史上有两种哲学家,一种是不停奔走,向各种各样的人和物请教、传播自己的学说,比如柏拉图。另一种是不喜欢走远路,只是安静地坐着,从自己心坎上说起,比如中国理学的大...

  • [经典新知] 钱逊: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 六大关键词 2017-12-05

    文/钱逊 一直以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我国文化建设和国家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提出要“完善中华优秀传...

  • [经典新知] 董仲舒理想论的文化阐释 2017-12-05

    文/李宗桂 在董仲舒庞大的思想体系中,其天人论、政治论、价值论、制度论、方法论等基本思想和理念,始终围绕一个中心而建构,这个中心,就是他的理想论。概括而言,董仲舒的...

  • [经典新知] 20句话!搞明白《易经》修身奥秘 2017-12-05

    《易经》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诸子百家都从其中汲取营养。易道广大,洁静精微。其中不乏教育人修身处事的至理名言,这些修身的金科玉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

  • [经典新知] 南北方位与国运:从周易看中国历代兴衰 2017-12-05

    周易(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中国的南北方位,南自然包含着东,北自然包含着西,前人已有定论。 为什么中国历史在政治上往往北方较之南方占据优势?为什么历代国都大多建在黄河流...

  • [经典新知] 孙钦善:怎样读《论语》 2017-12-05

    文/孙钦善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主要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为儒家的原始文献,是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之一,具有思想价值、语言价值、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在海内外产生...

  • [经典新知] 张之洞的国学观:诸子百家中儒家思想最有价值 2017-12-05

    文/韩冬 在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在所有的后发现代化国家都有过争议。中国因为拥有悠久、辉煌的历史文化,这方面的论争就更加激烈。戊戌变法前夕,张之洞发表了著...

  • [经典新知] 《论语》五字养生智慧:仁、乐、食、节、戒 2017-12-05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在经济落后、社会动乱的春秋战国时期,他活到73岁,可谓高寿之人。其长寿之道在《论语》中亦有所涉及,概括起来有五个字:...

  • [经典新知] 十个数字看懂中国文化 2017-12-05

    在科学的世界里,数字的功能是计算,秩序严谨,职司分明。 在人类心灵的世界中,数字的功能是表义,经过“神化”后成为“玄数”、“虚数”、“天数”……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

  • [经典新知] 生命的“三戒”,你戒了吗? 2017-12-05

    《论语季氏》载,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智慧地指出了人生三个不同年龄段...

  • [经典新知] 牟钟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017-12-05

    文/牟钟鉴 “见贤思齐”出自《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从大处来讲,“见贤思齐”有文化传承的意义在里面。孔子被称为“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 [经典新知] “诚信”观念的历史生成及时代意义 2017-12-05

    文/罗安宪 “诚”与“信”,虽然为诸子百家所共同提倡,但于后代思想发展而言,则主要可以归之为儒家哲学的内容。“诚”,主要涉及人的内在的心理态度和心理状态;“信”,主...

  • [经典新知] 黄侃教你怎么读书 2017-12-05

    文/黄侃 一、应读之书 《十三经注疏》、《大戴礼记》、《荀子》、《庄子》、《史记》、《汉书》、《资治通鉴》、《通典》(不读《通典》,不能治《仪礼》)、《文选》、《文心...

  • [经典新知] 陈来:儒服·儒行·儒辨 2017-12-05

    以“儒”作为孔子所建立的学派之名,在《论语》里尚无其例。而在孔子死后不久,到了墨子的时代,“儒”或“儒者”已经成为墨子及其学派用以指称孔子学派的定名了。与墨者同时...

  • [经典新知] 《易经》64卦象、卦名含义全解 2017-12-05

    卦象、卦名往往揭示整个事体轮廓,如讼卦往往主官司诉讼之象,要测之事不是牵扯到官司就是有口舌,即使暂时没有在发展中也要出现。卦象卦名有一些特定意义,《解卦》、《说卦...

  • [经典新知] 姜广辉:“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最重要的是政治警示 2017-12-05

    文/姜广辉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是古代富有哲理性的警语,但在近现代已经很少被引用。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引用了这...

  • [经典新知] 杨伯峻:文革也没割断我与孔子、孟子的缘分 2017-12-05

    文/杨伯峻 《论语》、《孟子》是我从小熟读的书。当时我祖父教我的只是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本。一则我年纪幼小,二则祖父也不大给我讲解;只囫囵地照本反覆地诵读,以至虽能...

  • 首页
  • 上一页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下一页
  • 末页
  • 1062106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