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 [其它]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自序 2017-12-09

    自序 这是我今年八月在山东济南省教育会会场的讲演,经罗君莘田替我纪录出来,又参酌去年在北京大学讲时陈君仲瑜的纪录而编成的。现在拿他出版,我特说几句话在后面。 在别人...

  • [其它] 儒学的现代转型——论梁漱溟的哲学话语方式 2017-12-09

    作者:宋志明 儒学的发展历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原典儒学,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构筑儒学的基本架构。第二个阶段为汉唐经学,在政治学维度上发展儒...

  • [其它] 解读岐山周文化与儒家文化之渊源 2017-12-09

    岐山是西周王朝肇基之地,是古老璀璨的周文化的发祥地,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中国周文化既是华夏文明的祖文化,也是蕴涵着无限生机、神秘和活力。 在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上,儒家...

  • [其它] 先秦儒家理想人格与独立意志说 2017-12-09

    在中国思想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辉煌的时代,先秦诸子对人自身作了反思,并建构了理想人格,标志着人类精神的自觉,(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148页,北京人民...

  • [其它] 西化、化西与儒学的现代化——贺麟与中国现代化问题 2017-12-09

    作者:南星 现代化作为近代以来整个中国都面临的最为重大的时代课题,与每一个身处这个时代的中国人都息息相关。而生活在这个时代里的知识分子,特别是其中的思想家们,则更加...

  • [其它] 南北朝禅学 2017-12-09

    作者:方立天 南北朝时代,禅学是佛教的重要修持方式,尤其是在北朝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禅师传承关系和禅僧群体,在南朝则是沿着长江两岸和浙东出现多处禅修基地,颇具时代特色。...

  • [其它] 董仲舒新儒学体系与道家黄老学 2017-12-09

    作者:梁宗华 董仲舒所构建的新儒学体系实际呈现一种多元的开放的结构,其中道家黄老学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他借鉴了道家哲学的道论,通过重新诠解元概念,使其理念中的天开...

  • [其它] 李慧子:当代社会还需要儒学吗? 2017-12-09

    近年来,中国大陆出现了从学术界到民间的儒学热。这一文化现象在学术界的表现是,研究者对于儒学典籍和理论的系统深入研究,其成果是大型儒学文献的汇编研究,以及当代新儒家...

  • [其它] 生存的困境与出路——海德格尔与儒家思想的比较研究 2017-12-09

    [标 题] 生存的困境与出路海德格尔与儒家思想的比较研究 [作 者] 张文修 [摘 要] 中国思想哲学采用聚合发散的通达思维来贯通本质与现象,即所谓因事而寓教,下学而上达,因此在认识、...

  • [其它] 儒学正义论与中华法系 2017-12-09

    中华法系以儒家思想为灵魂。因而,中华法系的正义问题,又可分两个相互衔接的部分来思考:一是儒学的正义学说问题;二是中国古代法的规则正义和制度正义问题。 本文就上述两个...

  • [其它] 董仲舒哲学核心话题探赜 2017-12-09

    张立文 内容提要:董仲舒的哲学建构是回应汉武帝垂问乎天人之应的,并把阴阳接引到天人关系之中,又把自然社会现象和各种人际关系统统纳入阴阳的尊卑贵贱系统,建构一种社会等...

  • [其它] 孔子传《易》与作《春秋》的关系新论 2017-12-09

    作者:姚曼波 近几年来,随着诸多先秦、秦汉简帛文献的发现、整理与研究,许多疑案得到了科学的解决。其中之一就是曾受到广泛怀疑的孔子传《易》之说,终于初步得到了证实。但...

  • [其它] 儒学 启蒙思想 马克思主义 2017-12-09

    [标 题] 儒学 启蒙思想 马克思主义 [作 者] 王殿卿 [摘 要] 本文试想从历史的角度,对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做一点战战兢兢的探索。由于才疏学浅,难免幼稚、片面,以至错误百...

  • [其它] 汉代的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 2017-12-09

    作者:张岱年 讲到前汉中期以后的儒家内部的一个斗争,就是今古文经学之争。今文经学所讲的经典是用当时通行的文字写的,所以叫作今文经。古文经学所讲的经典是用战国时代六国的...

  • [其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文化 2017-12-09

    [标 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文化 [作 者] 李翔海 [摘 要] 在今天,应当对文化问题本身及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重要性具有更为充分的自觉,并在此基础上更为充分地肯定与中...

  • [其它] 论葛洪以术为底蕴的哲学思想 2017-12-09

    作者:孔令宏 葛洪是东晋著名的道教学者、思想家。本文以其代表作《抱朴子》为主,从道术关系这一前人鲜有涉及的角度来探讨其哲学思想。 一、变化观 本着变化者,乃天地之自然...

  • [其它] 道学话语的形成、发展与转折——以宋代“定性说”的展开为中心 2017-12-09

    作者:朱人求 宋代道学话语的形成,是众多社会文化思潮互动的结果。在道学话语创立的过程中,二程(程颢、程颐)的思想魅力和人格感召起了关键的作用,朱熹则以其博学多识和精...

  • [其它] 《公羊传》“以义解经”的特质发微 2017-12-09

    儒家之所以尊经与尊圣,并非慑于君主对经的法定权威,或是对文化象征符号的单纯敬意,而是出于对圣贤气象与精神义理的敬畏和体悟。就《春秋》一经而言,三传皆《春秋》之传,...

  • [其它] 论魏晋玄学派系之别与阶段之分 2017-12-09

    魏晋玄学的主题是自然与名教之辨。其基本精神是沿着本末有无的理路,试图从本体论的高度打通儒道关系,把自然和名教两面统一起来。但玄学家的思想特别活跃,因而其谈辨的玄理...

  • [其它] 帛书《昭力》易学观初探 2017-12-09

    作者:刘震 前言 《昭力》是帛书《易传》的最后一篇,学术界有许多学者认为其与前面的《缪和》实际属于一个篇章。但笔者认为两者虽然在结构上有相似之处,且《昭力》篇末所标...

  • 首页
  • 上一页
  • 615
  • 616
  • 617
  • 618
  • 619
  • 620
  • 621
  • 622
  • 623
  • 624
  • 625
  • 下一页
  • 末页
  • 69513890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