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徐复观看儒学对当代政治观念的反应 陈少明 儒学是一套从人生信念、社会理想以至政治原则都有全面安排的价值系统。这个系统塑造了传统的社会、政治秩序,但其功能也为其所投...
礼俗互动是中国思想史的本土特色 刘志琴 一、前沿学科的困惑 历史学有许多分支,各门专业的命运并不一样,有的从大热变成大冷,如农民战争史,文革前是大陆最热门的专业,仅以...
两类不同性质的“大国崛起” 庞忠甲 央视于2006年11月推出十二集政论专题片《大国崛起》,对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国和美国九个国家的崛起史进行评...
黄宗羲民主思想成因初探 程志华 摘要 :本文认为,促使黄宗羲民主启蒙思想形成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明清之际开始出现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政治斗争的新形势,自然科学的新成就以及...
儒学如何向我们敞开? ——评《儒家伦理争鸣集》 邓曦泽 一、缘起 当儒家“伦理”被我们以目前的方式做喋喋不休的争论时,透显的却是儒学和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的近代境遇。由...
大一统的思想基础 ——从古人对诸子与六经的评论看儒家必为大一统之思想共源 邓曦泽 【作者按: 本文的精简稿以《论儒家必为大一统的思想基础》(10千字)为题,发表于《学海》...
中国崇“圣”文化的政治符号分析 ----一项关于起源与结构的逻辑解释 萧延中 内容提要 :本文试图以涂尔干宗教社会学理论为分析框架,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崇“圣”理念进行分...
盐碱地种花的儒家宪政主义 陈永苗 宪政主义的正当性来源,并不是基督教传统或者儒家传统,而是基督教传统或者儒家传统所包裹携带的“自然正确”,一些深深殖根于心灵或肉体最...
孔子之“忠” ——《季氏将伐颛臾》再解读 王洪健 《论语·季氏第十六》主要围绕孔子关于“忠”的思想而编撰,其中《季氏将伐颛臾》这段师徒对话故事写得十分精彩,它集中体现...
前主体性对话:对话与人的解放问题 评哈贝马斯对话伦理学 黄玉顺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济南市 250100) [摘要]哈贝马斯所关注的是如何兑现启蒙承诺人的解放,这在今天仍然是值...
论以理杀人 ——以美国、日本为案例 邓曦泽 【作者按: 1、此文以《论以理杀人》为题正式发表于《道德与文明》2010年第1期。此网络版与正式发表的稿样有所不同,后者无案例分析,...
制度文明是社会稳定的保障 ——孔子的“诸夏无君”论 黄玉顺 [摘要] 孔子说:“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这可以概括为“诸夏无君”论:华夏以外的国家尽管有君主,也不如...
近代西方正义理论视阈下儒家“义”德的政治哲学解读 朱璐 以往对“义”的政治哲学解读,或理解为“正义”“公正”,或理解为“正当”“适宜”。“义”的英译,也相应地或对译...
公德私德之统一 ——贯通中西道德的必由之路 陈晓平 摘要:在西方,公德-私德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作为政治-道德问题的另一种提法。马基雅维里、边沁、密尔和汉普希尔等人都对...
“孝”之“怨”与性善论的基础 徐冰 “孝”的观念在儒家思想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视为一个人修身成德的基础,故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孝悌”是...
孔子道德教化思想的义理体系 程志华 * 聂民玉 * (1.河北大学 哲学系,河北 保定 071002;2.河北大学 哲学系,河北 保定 071002) 摘要: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首开道德教化思想之先河,从...
中国哲学语境下的善与正当问题 刘清平 摘要:围绕善与正当的关系,西方后果论与道义论长期争论却又莫衷一是。相比之下,中国古代哲学虽然很少从理论思辨的角度探讨这个问题,...
养气:良知与正义感的培养 黄玉顺 [摘要]孟子所说的气或浩然之气,也叫正气,是一种情绪体验;而夜气是一种比喻。这种情绪体验来自一种内在感受,即通常所说的正义感,孟子谓之...
绝地天通与中国政教结构的开端 陈 赟 【摘要】五帝时代之所以作为中国史的开端,乃是基于如下的意识:作为中国传统的天下政教形态在五帝时代业已开端,它体现在帝与群神的二层...
阳明良知学的两种型态及其对恶的处理 许朝阳 [摘要] 阳明两大弟子钱德洪、王畿对四句教颇持歧解,后人因此持续对无善无恶进行若干辩论。黄宗羲较支持钱德洪,牟宗三则倾向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