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滨(腾讯儒学专栏作者,学者,诗人。) 现在流行的陶渊明集子的版本,第一首作品就是四言诗《停云》。“停云”是凝聚不散的云。诗前有小序: 《停云》,思亲友也。湛新醪...
文/冯丽霞 人类学家认为,中国“食物最后成形”、“伟大的烹调法”的产生,都是在宋代,而在日常生活广泛进入宋代文学的背景下,舌尖百味也被广泛地纳入笔端。 饮食之道:豁...
文/常跃强 被誉为天下三大行书之一的《黄州寒食帖》,是苏东坡写的一首诗:“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
不用勾脸上彩,坐在面前就是一个活脱脱的花脸,聊起天来嗓音高亢洪亮,时不时还会逗个哏,一聊就是两个多小时,聊到兴起挥毫作书,已过古稀之年的尚长荣浑身散发着激情,没一...
文/张德付(腾讯儒学专栏作者,青年学者,本文摘自作者所著《常礼述要》) 容礼篇口容 1 、口容止。 《礼记玉藻》 止,就是不妄动。我们的嘴,不可乱动。在与别人谈话时,或公...
文/马执斌 日本学者松浦友久在《李白诗歌及其内在心象》一书中说:“在李白的作品中,以某种形式吟咏月亮的差不多占全部作品的四分之一。”笔者根据中华书局1977年出版的《李太...
文/张德付(腾讯儒学专栏作者,青年学者,本文摘自作者所著《常礼述要》) 容礼篇听容 1、非礼勿听。《论语颜渊》 不合礼的事情,不要听。 小心隔墙有耳(资料图 图源网络)...
在我国,古琴名列四艺之首,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极高的艺术价值。与古琴艺术相伴相生的古琴斫制技艺,则是对古琴进行精工细作的一种工艺技术。岭南地区琴人斫琴...
皇帝与皇后的洞房花烛夜有何奇特礼节?“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这是北宋着名诗人苏轼一首脍炙人口的七绝。“春宵一刻值千金”...
文/赵柏田 一个作家最好的传记乃是由他的作品写成。汤去世多年后,他最成功的剧本《牡丹亭》还在持续不断地上演着,当时知识界人士的书房和雅好文艺的深闺女子案头,随处都可...
文/刘黎平 《大圣归来》的上映给国产动漫带来一个大利好,火爆的票房就是最有力的说明。更有意思的是,观众能够接受一个几乎面目全非的“西游”故事,在这个新编故事中,唐僧...
汉服不是指“汉朝服饰”,而是泛指中国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也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 汉服(资料图 图源网络) 在海外,当人们赞叹韩国人的韩服雍容华贵、日本人的和...
文/陈益 人所皆知,刘邦与项羽楚汉相争是秦末农民战争中的一个插曲。而在艺术家的笔下,一出由“垓下之围”衍生出来的带有强烈悲剧色彩的《霸王别姬》,将项羽的英雄气短与虞...
文/边江红 中医药和古琴同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中药可内服外用,以保命全形;古琴音乐,弹奏吟唱,以修身养性。内外兼修,使人身心在世间安立。下面以类比方式展示古琴与中...
文/边江红 “乐”与“药” “乐”与“药”,繁体字为“”与“”, 繁体在“乐”字头上加个草字头,便形成了千百年沿用至今的“药”字,说明“乐”和“药”有内在联系。也提示在...
文/罗杵增 “钦溆奉宣圣旨:自发洋州已来,累路百姓进献果子、胡瓜等,虽甚微细,且有此心。今拟各与散试官,卿宜商量可否者。 伏以爵位者,天下之公器,而国之大柄也。唯功勋...
中华文学源远流长,文章作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备受古人重视。小编为大家精选了几篇千古奇文,这些文章内容充实,形式优美,值得每一个中国人诵读。 谏逐客书 臣闻地...
文/蒜子 《源氏物语》是研究日本平安时代社会风貌和贵族生活的重要历史文献,但从中日文化的渊源和文化传播规律的角度去考察,该书也是参透中国唐代文化影响的书面见证。这恰...
文/朱文杰 红叶为媒,也叫红叶题诗、红叶传书,这个传奇源自一个爱情故事。 古时,总是由民间选出许许多多的良家女子到皇宫里服侍帝王、妃子及公主、皇子。这些宫女们如花的青...
文/张德付(腾讯儒学专栏作者,青年学者,本文摘自作者所著《常礼述要》) 容礼篇色容 1、君子戒慎,不失色于人。《礼记曲礼上》 容色是礼仪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人修养的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