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诸子百家 >
  • [诸子百家] 儒家“仁爱”遇到难缠的墨家“利害” 2017-12-13

    人类思想体系本质上都是逻辑体系,而一切逻辑体系的共同特点就是必定具有无法论证,也无需论证的逻辑起点,比如几何学公理,“两点之间只有一条直线”。 在如何设置逻辑起点上...

  • [诸子百家] 捷克作家赫拉巴尔庆诞辰百年 曾随身带"道德经" 2017-12-13

    “你读过赫拉巴尔吗?”以此为主题的赫拉巴尔文学分享会,前天在北京出版集团举办。活动现场展出了捷克ESPRENS协会带来的独家图片资料,包括赫拉巴尔生前随身携带的捷克文《道德...

  • [诸子百家] 论诸子百家与朝代更替的联系 2017-12-13

    东周自平王东迁,周室衰微,虽天下共主,实则群雄割据,战火连绵。周朝礼崩乐坏,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理论体系遭到破坏。春秋战国五百余年,中华大地文化进行剧烈的碰撞,形成...

  • [诸子百家] 老子思想中的理政智慧 2017-12-13

    老子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源头。在一些人的印象里,老子是一位遁世远俗、玄之又玄的思想家。事实上,社会人生、治国理政等问题,才是老子关注的中心。从老子那些古老...

  • [诸子百家] 《老子》的生态智慧及其现代意义 2017-12-13

    《老子》一书中提出的“道生万物”、“道法自然”,“自然无为”等思想,强调以主客交融和人性的方式来认识和对待自然,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智慧。 “道”是...

  • [诸子百家] 以直报怨 2017-12-13

    《论语·宪问》有如下记载: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关于如何报怨,有三种选择: 第一,以怨报怨;第二,以德报怨;第三,以直报...

  • [诸子百家] 孟子:顶天立地一丈夫 2017-12-13

    北宋理学家程颐说:“孟子,泰山之岩岩气象也。”孟子给人的印象,是巍峨庄严,顶天立地,堂堂正正一大丈夫也。何谓大丈夫?孟子对大丈夫的定义是:“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

  • [诸子百家] “人皆尧舜”:文化的自觉与自信 2017-12-13

    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形态具有内在统一性和延续性,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开放、超越的文化传统。在这个伟大传统中,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持续焕发着璀璨的光辉。 所谓最深层的...

  • [诸子百家] 先秦唯墨子颇治科学 2017-12-13

    直到西方的洋枪大炮打开中国的国门以后,许多志在救国的仁人志士,突然意外在老祖宗那里发现了墨子,其政治理想、逻辑智慧、科学思维让人耳目一新,不仅大多为儒、道等学派未曾涉及...

  • [诸子百家] 《周易》与中华民族文化精神 2017-12-13

    北京天坛的建筑结构融会了易经思想。天坛圜丘四天门的命名是由《易经》的《乾》卦而来,即“元、亨、利、贞”。 清华大学校训碑。“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字来源于《周易》“...

  • [诸子百家] 考古学家:齐鲁文化的根基是东夷文化 2017-12-13

    对于“齐鲁文化”,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孔孟的儒家思想,或者还有泰山、水浒、聊斋等等文化元素。但如果真正要仔细说一下什么是齐鲁文化、它又是怎样形成的,恐怕很少有人能够...

  • [诸子百家] 知人论世的样本:《论语·先进篇》品藻 2017-12-13

    自本篇至《尧曰》篇等十篇文字,通常被学者称为《论语》的“下编”。和“上编”中的十篇相比较,“下编”十篇中有关孔子的称谓体例不一,文字风格也有一定的变化,所涉及的某...

  • [诸子百家] 中国素食传统的国学蕴涵 2017-12-13

    素食在中国有深厚的传统。《墨子》记载:“古之民未知为饮食时,素食而分处”,清人孙诒让注:“素食,谓食草木”。素食又称“蔬食”,《礼记》曰:“山林薮泽,有能取蔬食”...

  • [诸子百家] 论“名士风度”与“圣贤气象”的思想脉络 2017-12-13

    魏晋“名士风度”与两宋“圣贤气象”虽然是不同时代的人生哲学、人格理想,但他们均是古代士大夫精神的表达。士大夫是中国古代独特的一种“学者——官僚”的社会阶层,由于既...

  • [诸子百家] 孔子是最早的驴友?音乐发烧友? 2017-12-13

    孔子是最早的驴友 他带着一帮弟子组成旅行团,零团费,不搞强迫购物,周游列国,出国考察,而且自带交通工具,属于最早的自驾游。 孔子是骨灰级的音乐发烧友 孔子在齐国听到了...

  • [诸子百家] 易理之中的生命损益之道——论鞠曦易学思想的核心命题 2017-12-13

    自古以来,《周易》成书之性质一直众说纷纭,多以卜筮之书名之、用之。然虽众所公认从《周易》之中可以解出天地万物自然之理,或以之为中国哲学之大本大源,但少有人把之与卜...

  • [诸子百家] 道家另一种优美:老聃、庄周、列御寇 2017-12-13

    在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以外,还有一块精神沃土值得我们留恋。他们是老聃、庄周、列御寇等,他们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以自然为宗”,最后的归宿是心游于物外、不为世俗所累。他们...

  • [诸子百家] 王阳明与他的三位一体 2017-12-13

    “王”为百家姓之首,孔子说:“一以贯三者为王。”何谓三者?天、地、人也。能够参通天地人者,王也。孔子修《春秋》是代王者立法,有王者之道,而无王者之位,故称“素王”...

  • [诸子百家] 穿越“孟母教子”的故事丛林 2017-12-13

    母亲与哲学看起来毫不相干,但在哲学与政治的比较中,却是另外一番境况:政治是外在的,哲学是内在的;政治是现实的,哲学是想象的;政治是欲望的,哲学是心灵的……更形象地...

  • [诸子百家] 诗三百与孔子删诗 2017-12-13

    “诗三百”和“孔子删诗”是《诗经》学史上有密切关系的两个关键词。“诗三百”一般被认为指《诗经》共有约三百篇,这一词语涉及先秦时期的《诗经》名称。“孔子删诗”则为汉...

  • 首页
  • 上一页
  • 195
  • 196
  • 197
  • 198
  • 199
  • 200
  • 201
  • 202
  • 203
  • 204
  • 205
  • 下一页
  • 末页
  • 2124225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