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在理学上,不仅与陆学有过争论,而且还同浙东事功派的陈亮有过辩论。朱熹与陈亮辩论的性质,是属于理学与功利之学的争论,不同于朱、陆之间在理学内部的分歧。 陈亮(1143-...
热点六:儒学的当代转型 入选理由:近些年来,随着学术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拓展和深入,儒学的研究也日益升温。面对社会结构之转变,市场经济之渗透,民主自由之诉求,精神...
为了让中国的思想文化得到人们的真正认识、把握和运用,进而达到光大中国文化的目的,根据西方文化在实现人们认知方面的成功经验,我们必须首先将中国的思想文化表述为一个较...
北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主持完成了对儒家经典《诗》、《书》、《周官》经义的重新训释并颁布大下,即有名的《三经新义》。 王安石乃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进士出...
这是中国历史上儒佛矛盾斗争的一个重大事件。两汉之际,古印度佛教传到中国,开始只在少数上层人物中流传。汉亡以后,魏晋南北朝混乱时期,佛教得到广泛流传。隋唐时代,是佛...
我在1999年7月提交在台北举行的第十一届国际中国哲学会“跨世纪的中国哲学:总结与展望”学术研讨会的论文《从仁学到新仁学:走向新世纪的中国儒学》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民主仁学...
摘要: 我在写作有关互联网公德的专著中,曾经遇到这样的提问:互联网所需要的伦理学是什么?笔者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明确:互联网健康成长需要的是社会主义公共道德,理由也很...
北周武帝宇文邕尊崇儒家思想,于建德三年(574)下敕禁断佛教。此为中国佛教史上的"三武之厄"之一。 北朝的皇帝及王公贵戚大多佞佛,门阀土族也多信仰佛法。由于各族统治者提倡佛教...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最注重人生修养,而修养途径却最重内省,其中尤为讲究“想、思、虑”的思维方式。而此三者在义理上皆有各自特点,本文主要是对“想、思、虑”三者在本义上...
统筹兼顾是唯物辩证法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也是我们党宝贵经验的总结,还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的特征...
魏晋时期兴起了一种言及玄远的谈论"三玄"(《周易》、《老子》、《庄子》)、辨析名理、品鉴人物的风习,由汉末的清议演变而来。 东汉用征辟、察举等制度来选拔人才,其标准大半是...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伊始就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共产党史,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即在实践中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
摘要: 本文在哲学上提出了两类矛盾的概念,即协同性矛盾和对抗性矛盾,指出了区分和解决两类矛盾的根本方法,解决协同性矛盾的方法就是矛盾的一方同对方或者将对方充分地结合...
左右个人一生的,其根源或许就是一些欲望;左右我们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过程的,其根本或许也是一些欲望。人类的欲望经验大致有三个面目:一个面目是下作丑恶的,“它”无疑是一...
【内容提要】《周易》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典籍之一,在今天能看到的经典中是最具哲学意味的。利用出土文献中与《周易》有关的材料,我们可以认识当时《周易》的面貌,对《周易...
三国魏王肃伪造孔安国《尚书传》、《论语》、《孝经注》、《孔子家语》、《孔丛子》五种经书,用以对抗郑玄学派。 王肃系三国魏经学家,年轻时从宋忠读《太玄》即能更为之解。...
摘要: “特定属性”的规律性作用关系一般称作用关系,而“作用”这种形式的规律性作用关系则称为逻辑关系;当然,作用形式也属形式,只是形式中的形式或特例。 关键词:关系逻...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的儒家哲学不重视人的情感问题;有的学者则认为,情感是低层次的问题,不足以构成儒学的重要课题。我的看法则相反,儒家不仅将情感视为生命中最重要的问题...
说诸子同源而殊流,并非毫无根据的猜测。而且由此继续延伸,既可明了早期儒学成立的文化背景与学术资源,也可对中国早期学术史的基本线索有一个通盘的说明与分析。然而,由于...
一、宋学的“实学”倾向与“践履”同“事功”之分 一般说来,实学是明中叶以降三百余年的重要社会思潮。实际上,实学自宋即伴随新儒学(即宋学)而共生演化。理学、心学中蕴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