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汪子嵩 中国人做学问,一向注重经世致用。这无可非议,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好传统。但对文、史、哲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中的基础理论而言,很多研究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不十分...
文/佚名 说到家风,不能不提到曾国藩。曾国藩曾留下十六字箴言家风:“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勤奋、俭朴、求学、务实的家训家风一直为曾家后人所传承。...
文/孙君恒、王新 曾文正公在家训中主张:“安定而不骄傲,威严而不猛烈,这是用礼来养心”,“守礼仪,门第才会鼎盛”。曾文正公一直强调家庭的“礼义之旗帜”的家风,同治四...
文/汤欢 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读书时,左边是书,右边是笔记本,遇到好词佳句则随手摘抄,心有所感便顺势写下,既能加深印象,积累知识,亦方便...
北齐文学家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是一本古人教导告诫子孙的著作,被后人誉为家教典范,其中写道:“教儿婴孩。”意为对一个人施加教育应该及时及早,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人从很早...
一个人,若手头、桌头、床头,总有悦心的书陪伴,是一生的幸事。书在左右,或信手闲翻,或倾心细读,或一笑看过,或反复品赏,芬芳盈口,满心余香,所得的,都是生命的真意趣...
文/船舷 近日,有人撰文认为,文化修养乃健康长寿的重要基石,就仿佛文化名人们的长寿都与深厚的学问有关,甚至还以文化名宿周有光先生和杨绛先生的高寿来佐证这个观点。情况...
文/ 侯会 有个字眼儿,从前人们常挂在嘴边,一晃四五十年没人提了“体面”。 怎么叫体面呢?譬如张三相貌周正、仪表堂堂,我们说他“长得体面”;李四被一个大单位录用,收入颇...
20世纪初,在山东省平原县一家农户里,住着一位老人和小孙子。 每天早上,老人都坐在厨房的桌边带着他的小娃娃,摇头晃脑地读着《诗经》、《春秋》、《三国志》等古籍,书声朗...
《扬图讲堂》公民道德教育系列家风家训专题第三讲,特邀孔子第75世孙、世界儒学大会秘书处秘书长孔祥林围绕“诗礼传家一脉深文章道德圣人家”这一主题,与扬州市民分享了孔氏...
文/张力为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是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描绘的一幅早春景象。花香鸟语,莺飞草长,又是一年春来到。近日,网友评选出“50首中华经典诗词...
古人云:天下第一等好事无非读书。但读书一事本来也是有规律可以遵循、有误区需要规避的。历史上嘲笑书呆子的事情屡见不鲜,就因为那样的读书人脱离了实际,走进了读书的误区...
【编者按】这篇文章是梁启超先生在1922年应苏州学界邀请下作的一场演讲,虽然已经过去快一个世纪,社会早已发生巨大变迁,但是先生的观点依然极具穿透力,对青年朋友有很大启示...
文/王世悦 许多本来只是作为陶冶情操和性情的,硬是和“有用”与否挂上钩,人们跟着风,价值观也就跑偏了 读书时,父母总说我不务正业,净挑些他们认为“没用”的书来看,不分...
文/白杰 每年4月是全民读书月。但对我来说,每天都是阅读日。迎着春日晨光,早饭后洗漱毕,手洁心清,铺开一炕的书报,跟它们兴奋热烈地打招呼:“嗨!早啊,亲们!谢谢将有你...
文/毕诚 杜甫有诗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用家书来教诫子弟,自汉代以来就成为我国古代仕宦之家传承家风的一大传统。 诸葛亮(资料图 图源网络) 汉代名臣给子女写家...
文/李尚飞 王阳明的弟子欧阳德曾经问过王阳明一个极为现实的问题:“寻常意思多忙,有事固忙,无事亦忙,何也?”欧阳德意识到,使内心凝定是很难做到的,在日常生活中,心意...
文/王兆贵 机遇与知遇,粗看差不离,均属可遇不可求范畴,皆为偶然的客观因素。细究起来也有区别,机遇靠抓,知遇靠碰。 如何与“机遇”和“知遇”相遇(资料图 图源网络) 机...
文/慕永 3月30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在长沙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议,学习贯彻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暨学雷锋志愿服务大会精神。会议要求,要加强家庭、家教、...
文/吴娇 《诗经卫风伯兮》有语曰“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言萱草可解忧,是以萱草又名忘忧草,古时候游子远行前,会在母亲的住所旁种上萱草,以慰藉家中母亲的思念。不过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