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其它 >

儒学价值不在普世性 而在独特的人生智慧(6)

http://www.newdu.com 2017-12-06 龚鹏程博客 龚鹏程 参加讨论

    六、人生的两面与合一
    我们平常说的人生,指的既是个人生命的一生,又是人面对世界的一生经历,所以人生兼有个我与世界这两面。这两面,在人生中又是合而为一的,谁也不能脱离了世界说人生,脱离了人而说世界亦无意义。在这个理解上看,改善世界便与改善个人密不可分,反之亦然。《大学》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贯相连,正是这个道理。修己与安人安天下乃一事。己不修,不可能安人安天下;天下不安,自己也绝不可能安。
    佛教便无此治国治世一面,乃出世之学,以个体解脱为事。大乘佛教兴起后,强调菩萨道,要普度众生,仿佛儒家之精神。许多中国佛教徒也以儒家救世爱国、济苦救难等伦理去理解它。殊不知两者迥异其趣。佛家之慈悲,是悯众生还不知自己陷在火宅中、还不能解脱,所以要发愿度化大家,超拔此世。儒家之先天下之忧而忧,是要教化、鼓舞大家一齐来改善这个世界,令能安居乐业。两者可谓南辕北辙。
    西方基督宗教原本也是出世之学,上帝主宰著人生,因此现实社会也交由上帝的代理者(教会)管理。神权、教权绝对凌驾于世俗权力之上。启蒙运动、工业革命以后,才改采政教分离原则,上帝的归上帝,撒旦的归撒旦。
    两个世界,依循两种伦理。面对上帝,人应发挥其灵性,积极向善。在现实领域,则依循著欲望的逻辑。人都有欲望,欲望大别有三:一是性欲,二是金钱财货之欲,三是权力欲,也就是对他人他物的控制欲。欲望不能消灭或压抑,因为它即是俗世之内涵与原理。欲望也不能提升,除非上教堂去领受上帝的爱。所以俗世之伦理规则不是要抑遏或提升之,而是要保障人人均能公平地竞争,合理地实现其欲望。现代民主政治、法治社会、市场秩序、婚姻制度、科学技术,就如此建立了。它不否认每个人除了欲望之外还有灵性,但那是个人私德之问题,涉及个人灵魂之救赎,与公共社会无关,故非公德。个人当然也有权修身齐家,可是那亦非公民权、市民权所欲问。西方近代在谈人权问题时,均不会谈及这些。当代政治哲学尤谨于“政教分离”原则,凡政府拟强化意识形态、人文教化时,都会提防它走上神权化的老路。
    儒家与此殊趣。儒家是个人与“天下”一体、与“天”上下一贯的。纵的,可以与天地同流;横的,可与民胞物与。所以“十字架开”,浑浑浩浩,无凡圣之隔、无人我之分。
    具体做法,则从修身做起:人都做不好,还谈什么世界?
    人要如何才能做好?相关道德格言千千万,但其实非常简单,总括不过三条:一、诚,慎独于己。二、仁,忠恕于人际、物际。三、礼,行之于事。
    诚,不是一般说的诚实。一般说诚实,总是讲人与人之间须诚信诚实,儒家说的远比这个深刻,因为诚主要是个人内在的真诚,所谓“诚于中,形于外”。诚,首先就要能真诚面对自我,故《易》曰:“修辞立其诚”,不说谎、不造假、不骗人,前提乃是勿自己骗自己。因此,儒家强调“慎独”。你一个人自己独处时,才是道德真正的考验之时,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可自己做个检验,回想自己在说别人闲话、坏话、丑话时,是不是自己就先委琐了起来,掩口低声、眉目鬼祟?
    为何会如此?没什么,人都有良知,凡干此等见不得人之事,说秘密、讲悄悄话,自己就先在良知上过不去。反之,若自觉于理无亏,自然就会挺直了腰板、声宏气盛,伟岸了起来。人若能时时如此检讨,渐渐就能做到“不欺陋室,不愧衾影”。
    诚,也即是孟子说的羞恶之心,指人的羞耻心。羞耻心首先针对自己,所谓“行己有耻”,乃是良知的一种表现。如果行事昧于良心,俗话说良心被狗吃了,利欲熏心,自会干出种种可耻之事。
    由于人有良知,所以人又有恻隐之心,对别人会有自然的关怀。孟子曾举“乍见孺子将入于井”为例,说明人都有这种不忍别人受灾的良心。我们自己也可体会一下:听闻别人之不幸,一般也都会油然而生哀矜悯慰之心;听说别人有喜事,虽与自己不相干,也仍会为之高兴。这喜与悯,都是不假思索而然的,发诸人之本心本性。儒家所说的仁,指的就是这种心,要将它发挥出来,仁民爱物。
    具体的做法很简单,一是发挥、长养这种仁善之心,勿翦勿伐,让它成为我们一直保持的心态。仁和之气自将煦煦然润人泽物。二是与人相处时,常持忠恕之道。忠,字是中心,指尽己心力,不偏不倚。恕,是如心,“他人有心,余忖度之”,凡事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待人接物,自然和美。
    儒家还讲克己复礼。礼,是行之于事的。例如人的一生,要长大,入社会做事;要结婚,建立家庭、繁衍后代;要死亡,告别人世。这些都是不能逃避的,故曰死生大事。对此等事,儒家都有相应的礼来处理,如冠礼、婚礼、丧礼都是。人死了以后,子孙仍会缅念追怀,乃又有祭礼。这些,均是针对人的一生而设,因此,一般称为生命礼仪。
    社会上各种事,则由吉、凶、军、宾、嘉各种礼来对应,称为社会礼仪。
    特别就国家政治层面制定的,则是邦国礼仪,如各种典章制度、舆服、名器、律吕等。此外还有岁时礼仪,又称岁时行事。指人在一年岁时流转之过程中都该做些什么事。例如春天是生气勃发、万物生长之季节,不可去掏鸟巢、斫木、烧山,而应“安萌芽,养幼少。省囹圄,去桎梏,毋肆掠,止狱讼。祀不用牺牲。布德行惠,命有司发仓廪、赐贫穷、振乏绝;开府库、出币帛,周天下;勉诸侯聘名士、礼贤者”(《礼记·月令》)做一切能长养民众、助发天地生机、涵茹生气之事。
    近代五四运动以来,动辄批评儒家“以礼杀人”,说礼教吃人。但你细看这些礼,就知道它都是顺天应人的,是对我们人生行事的一种梳理。人生不能不处世应事,遇事该如何应对,儒家之礼,提供的正是一种导引,可以避免“民无所措手足”。
    以上,诚、仁、礼三者是一贯的。忠,尽己;恕,体谅人。所以忠恕也就是仁,而礼亦本于仁和诚,不在其虚文形式。且礼与仁一样,可上通于天。
    仁可上通于天,是因儒家相信“上天有好生之德”,仁民爱物,本身就是天德,故仁者仁心,上合天心。礼则吉礼便都属于对天、地、日、月、山、川之祀,,显示了人与天的联系。凶礼之丧祭,也同样是表达人和鬼神的关系,显示了人的生命不是孤立的,自有其根源。故儒家论礼,要不就说:“礼者,理也。”,要不就说:“礼,本于太一。”礼不是人为造作的一套规则,而是合乎天理道理的,不如此,它就必然无法施行,会被人推翻扬弃。
    礼本于太一,讲的也是这个原理,谓其本原实出于天。举例而言,儒家主张孝,历史上颇有人不以为然,宣扬“非孝“以资对反。可是请问:为什么一个人对父母不孝,邻里闻见,均不以为然、均鄙弃其人?为什么一位孝子,大家却都敬重之?孝子自孝其亲,对旁人并无什么好处,而人皆敬礼。不孝子自忤逆其亲,对别人也无伤痛痒,可是为啥人人都反对他?岂不因孝亲合乎天理吗?儒家据此天理,设计了许多孝亲之礼仪;社会上人也因孝亲合乎天理,而对孝子深致礼敬。此礼之所以合天也。
    人能发乎诚,秉乎仁,行乎礼,不仅修身没有问题,亦可以化民成俗。
    化民成俗,一种是人心相感,寖使乡里邦国穆然成风,民德敦厚。一种是以礼行义,透过上述邦国之礼、岁时之礼、社会之礼、生命之礼,以使社会逐渐化成人文,脱离朴鄙野蛮之状态。除此之外,宋明以降,儒者饬宗族、办书院、申乡约之法也非常有效,这其实就是通过教育建立一种儒家型社会,让大家都能过著有意义的生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