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庙里。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离现实。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有的人整天打坐,磕头、拨念珠,修了好多年,可是习气、烦恼依旧,性格、心态依...
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作为中国唯一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对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产生了全方面的深刻影响。汉语中有关“道”的词语...
苏轼的一首《浣溪沙》里,有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清欢”两个字,宛如一缕风中的茶香,让人心情怡然。清欢,是一种清新恬淡的心境,是一种豁达自得的生活态度,是一种随...
人体构成与天地自然完美结合 天圆地方,故人头圆而法天,人脚方而法地。天地间唯有人顶天立地生存,可见人是天地间至灵的生物。天有四时、五行、九曜、三百六十日,人有四肢、...
人体耳目等孔窍的作用 人身上的各个孔窍,如耳目口鼻等,就像精气神的窗口,借助这些窗口人体得以通达明畅,身体中各种或好或坏的物质得以进出,阴阳由此得以平衡。血气是五脏...
“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流传已久,道教尊奉嫦娥为月神太阴星君,尊称为月宫黄华素曜元精圣后太阴元君,是一位在民间广受尊崇的女神。不过,您知道嫦娥的原名是什么吗? 嫦娥(...
符是道教表达对鬼神、自然事物等神秘力量的敬畏,并试图达到天人感应效应的一种文图语言。 资料图 中国历史上的书符作 早在秦汉以前,民间每逢过年,就有在大门左右悬挂“桃符...
资料图 《中华城隍名人传》是中华城隍文化研究中的一部有关城隍人物称城隍爷又称城隍神的著名人物列传。城隍神的崇拜是从对自然神的崇拜开始,相传起源于神农氏炎帝,与农耕有...
孔子深刻体察过寄情山水者的不同文化心态,指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老子作为乐水的智者,从自然水性中体悟到了充满智慧的处世之方。 资料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水滴石...
老子大约生活在春秋末年,年长于孔子。作为道家思想的创始人,他不仅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哲学家,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老子所著《道德经》亦称《...
(图片来源:资料图) 《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为五代道士杜光庭编录。一卷。杜在自序中称:“太史公云:大荒之内,名山五千,其间五岳作镇,十山为佐。又《龟山玉经》云:十天...
远离庙堂的老子在思想深处并没有放弃对社会政治的思考,他从水性的自然平和中反观到了当时现实政治的弊端。 水性求平 为政者应实施公平之政 水的本性是求平,求平是自然天道。...
老子冷静地凝思水性,从水的现状追溯它的无限过去,发现了汽与水的交互变化,进而思考“无”与“有”的转换,由此推测和描述了宇宙万物的生成。 资料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天下...
《古书隐楼藏书》为清嘉道时龙门派道士闵一得撰辑之道教丛书。有清光绪三十年(1904)刊本,民国五年(1916)重刊本,前者不分卷,后者分十二卷。共收书三十五种。《古书隐楼藏...
《龙门心法》(或《碧苑坛经》),清王常月述,经弟子整理成书。王常月为全真派一代宗师,龙门派“律宗”创始人。 王常月(资料图) 师从赵复阳 潜心学道 王常月(1522一1680),...
道祖太上化身老子,留下不朽经典《道德经》,短短五千文,却微言大义,一语万端。我们可从《道德经》中摘录部分经文,从中学习做人之“道”。 道德经(资料图) 1、立身淳厚,...
庄子穿了一件布衣,上面打了补绽,鞋子的后跟没有了,用根麻绳著,去见魏王。魏王道:“先生,你怎麽这般困苦啊?” 资料图(来源于济源市阳台宫) 庄子道:“这是贫穷,并不...
马王爷,即华光大帝,又称灵官马元帅、三眼灵光、华光天王、马天君等,系道教护法四圣之一。相传他姓马名灵耀,因生有三只眼,故民间又称“马王爷三只眼。” 马王爷(图片来源...
为什么道教神仙这么多 道教的根本信仰是对"道"的信仰,因之道教的神性论也是对道性论的神化。根据"一切有形皆含道性"的命题,道教中出现了一批对天、地、日、月、星、山、河等...
《富春山居图》是元朝大画家黄公望(1269~1354年)的代表作,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