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牒,又称祠部牒,是朝廷发给合法出家者的证明书。从《佛祖历代通载》卷十二:天宝五载公元746年丙戌五月,制天下度僧尼并令祠部给牒。《编年通论》:天宝五年五月制。天下...
《道德经》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道家创始人李聃(道教尊称为老君,以下称老君)的不朽著作,《道德经》问世以后,对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精神风貌、生活追求、乃至于...
在中国传统养生典籍中,老子《道德经》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
宋末元初,全真道已传到天水,时有三个道观先后建立,开基人皆为全真道士。 南宋淳佑初年,全真道士李志坚、董志希来到天水伯阳茅谷,结草筑庵修真养性。茅谷是春秋时七茅飞升...
陈景元,北宋著名道教学者,字太初,玄号碧虚子,家世建昌。有方外志,庆历二年(1042),即高邮天庆观礼崇道大师韩知止为师。三年,试经度为道士。十八负笈游名山,抵天台,阅...
成书于 2500 多年前的老子的《道德经》,不仅在中华民族传承的历史中愈益生辉,而且早在唐代就被译成梵文流传国外。老子《道德经》的思想,在我国具有深远的影响,对世界的影响...
1. 绪论 众所周知中医学与道家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和中医学的起源有着相近关系的韩国传统医学韩医学,也当然与道家思想的关连非常紧密。 『东医宝鉴』是朝鲜中期许浚(154...
(苍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发布日期:2011-08-06) [提要]道教自东汉创立以来,始终承继着圣哲的道家学说,蕴含睿智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是中国古代文明有机组成部分,也是...
主 题 词: 道家 道教 老子 《道德经》 和谐思想 内容摘要:和谐思想是最具东方智慧的标志性理念、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先秦诸子中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道德经》中的和谐...
编者按 易心莹著《道教三字经》,内容涉及道教宗派、斋忏、戒律、教理教义等方面,堪称一部道教简史。因书中运用大量典故和专用名词,今人理解困难,上海市道教协会文化研究室...
1. 序 仙道乃是人为了从世间的所有不幸与桎梏中解脱,进化为比人更高的某种状态过程中所经历的路程。因此在古代人们把人间之上的存在称之为仙。 仙是指生活在山里的人,不但拒...
佛教起源于古天竺(即古印度),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于南诏时期(公元738年937年)传入大理地区。此后,佛教得到了南诏统治者的大力推行,大理人开始从信仰巫鬼教转为信仰佛教...
我有机会在这里参加《道德经论坛》,聆听学者、先进对闻名中外、万古常青的《道德经》的高论,感到非常荣幸。我不是道教学者,只是新加坡一位道教推广者、弘扬者。在这里,我...
道教继承了我国古代神仙思想;长生不死,修真成仙,成为道教的主要思想和修炼目的,因此道教十分重视医药和养生之术。本文介绍了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人在医药学方面的成就...
道德经原名老子, 乃诸子百家之一. 至唐玄宗, 取上篇之 「道可道」 之道, 下篇之 「上德不德」 之德, 改称道德经. 老子姓老, 如二十四孝中, 娱亲之老莱子, 亦姓老. 不知史书为何称老子...
神仙信仰是道教的基本信仰,道教为人们描绘的神仙世界和流传的神仙故事,在中国民间世代相传、家喻户晓。黄大仙是道教史上著名人物,东晋道士,是道教中的得道真人之一,对信...
道教行炁养生的实质是激活体内生命要素,运用生命内部张力来提升抱一或守中的能力,保持生命的动态之和。行炁术乃是在养生的层面对老子所论张弓、二生三,三生万物及冲气以为...
[提要] 总体上看,儒家倡导进取型的人生,道家则比较超然通达,故而给人以儒家入世、道家出世的印象,其实并不尽然。与不争相类似的是老子的柔弱胜刚强,常见的误读是将之等同...
主题词:上善若水 七善之德 观水悟道 摘 要:《道德经》易性第八章以水喻道,阐释七善之德,正是开启修道者观水悟道智慧的钥匙。法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
1、儒家的中和、中正之美与道家的自然之美 出于尊崇,中国常将地位最高的建筑放在正中,其它建筑环绕在两侧。因此,中国传统建筑中大多有清楚的南北中轴线、整齐的东西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