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古印度释迦牟尼35岁成佛,80岁逝世,在45年里孜孜不倦传播教义,创立了佛教。 西汉末,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东汉初,佛教在统治阶段中间开始流传。佛教...
中新网8月11日电中国科学家日前在国际上公布了中国北方旱作农业起源研究中的重大突破:在东亚地区的黄河流域,在几乎和两河流域文化同样古老的年代,受雨热同期的东亚季风气候...
中国自古就是以农立国,与农业相关的科学技术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水利作为农业中最不可缺的一环,各朝政府虽致力于兴修水利工程,不论是灌溉渠道或是运河都动员了大量的人力、...
圩田开发是历史上人与自然互动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治田治水实践中创造的农田开发的一种独特形式。圩田开发一方面适应了长江下游地区水乡泽国的地理特点,使大...
政府的防灾举措之三是加强对圩堤的兴筑与管理。在圩堤的护养上,采取了人工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从工程方面加固圩堤,是人们治圩的主要举措,其方法是将圩堤的用料由原来...
小碾 击麻 打枷 粟又称小米,至今仍是北方黄河流域的一种重要粮食作物。小米的加工工序与稻米大致相同,也要经过脱粒、去秕和去壳的过程。与稻米一样,在这些过程中,都要用到...
《豳风图》 马和之/作。此卷豳风图共有“七月”“鸱鹄”“东山”“破斧”“伐柯”“九罢”“狼跋”七段。此处所选表现了《诗经》所描写的采桑、耕地、饮酒观舞、拜谒等不同场...
明代罗塘陂至今仍在灌溉农田。资料图片 截至今年4月,佛山市开展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已经整两年。两年来全市新发现文物点有900多处,其中高明区发现的文物最多,有500多处,以古...
农具的产生和发展是与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同步进行并相互促进的。在原始农业时期,农业生产粗放,农具的材料以石、骨、蚌、木为主;种类可分为农耕用、收割用和加工用3类。农耕类...
《诗经》时代,关中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力有了一定水平 《诗·大雅·生民》记述后稷在“邰家室”种植庄稼,“有相(观察)有道(方法),藝(艺作务)之荏菽(大豆),荏菽旆旆(茂盛)”,“...
中国稻作农业的北传 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最有影响的是“华南说”和“长江中下游说”,此二说现今有了考古学支持。在广西桂林甑皮岩、湖南道县玉蟾岩、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岩、浙...
提起古蜀农耕就不能不提到蚕丛,蚕丛位居古蜀五王之首,他教民种桑养蚕,开创了古蜀农耕文化的先河,不过对于农耕文化起源于什么地方,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论。史上记载蚕丛定都...
在这一时期播种耧车的出现,是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功效一个重大进步。耧车下端有3个耧脚,即3个开沟器,中间装有盛贮种子的漏斗,播种时用牛拉车,边开沟边播种,速度既快,质...
西汉 明器 带辘轳陶井 脚踏翻车 水是生命之源,农作物也不例外,作物生长过程中,时时离不开水的摄入。自然的雨雪可以使农作物自动获得水分,但气候并不由人控制,更多的时候,...
据说,远古时期,从岷江而下的洪江滚滚流过这里,江面宽达800多米,桃荚渡以前也叫洪江渡口,现在成了古洪江的遗存。站在渡口遥望对面,郁郁葱葱的牧马山宛如一只俯视大地的神...
“白起渠”又名“武镇百里长渠”。位于湖北省襄樊南漳县东25公里处的武安镇境内,是战国时期的军事水利工程。时间早于四川都江堰。 秦昭襄王28年(公元前279年),秦将白起率兵...
汉代纺织技术在先秦基础上迅速发展,出现了各种不同功能的织机,主要有斜织机、多综多蹑花织机、束综提花机、罗织机、立织机等。 斜织机只能织出平纺织物,为满足社会需要,人...
无为长江大堤位于长江下游北岸,自无为县西南绕而向东,上至土桥的果合兴,下至裕溪闸,全长125公里,为无为、和县、含山、庐江、舒城、肥东、肥西等七县,以及巢湖市、合肥市...
夏、商、西周时期,农牧业生产有较大的进步。到周代,谷物种植业己发展戍为社会经济中最重要的生产部门。相比之下,畜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比重下降了,采集狩猎活动则己完全成...
本文摘自:《博览群书》2008年第5期 作者:王子今 鲁迅曾经盛赞秦汉时期的文化风格:“遥想汉人多少闳放”,“毫不拘忌”,“魄力究竟雄大”。当时民族精神的“豁达闳大之风”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