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000多年前,藏族就已开始酿酒,形成了独特的藏族饮酒文化。藏族人民生性豪放、热情,他们虽爱饮酒,但是不酗酒;酒对藏族来说是喜庆的饮料,而不会用来消愁解闷。 藏族古...
每逢春节时张贴春联是老北京民间传统习俗。春联因明太祖朱元璋的大力提倡,得以盛行。他曾于除夕时下谕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并在微服私访时亲自为没贴春联...
广东省拍2011秋季拍卖会将于11月27日举行。图为参加本次拍卖的王雪涛创作于1935年的国画精品《花鸟四屏》。 文化是一种符号,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会说客家话不一定是客家人,就像会...
在富有闽南地方色彩的音乐声中,“守门官”与“随从衙役”上场。“守门官”手中的扇子摇着,头上的帽子转着,然后坐在椅子上,跷着二郎腿,“衙役”为他斟酒、点烟。 这时,两...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如何越走越远,如何推陈出新?首府文化名人为民歌节发展支招 民歌唱了十三载“土洋”结合更有味 本报南宁讯(记者李建超)提起民歌,很多人会想到“天下民歌眷...
五指操纵:出神入化 林梦超接触布袋戏已经六年了,他告诉我们,要把布袋戏演得出神入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布袋戏和京剧一样,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各有各的技巧难度...
彝乡人民劳作是歌、生活是舞。 文化惠民在石林 给个舞台就能跳到“黄灰冒”的彝乡人 构建民族文化强省枢纽 加快建设泛亚文化名城 石林是阿诗玛的故乡。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
...
《四只虎》是乐都社火中一种原始古朴而又独具特色的节目。它是达拉土族自治乡黑沟顶村土族群众驱鬼逐疫、祈求平安的祭神活动。据该村遗老称,这一活动已流传了200多年。 《四只...
漂亮的“麽乜”。本报见习记者 黄匀摄 韦晶在上海世博会上展示“麽乜”。 韦晶供图 民间吉祥饰物“麽乜”,曾经淡出人们生活数十年。一位百色小伙子将其力推向上海世博会等大型...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匹猎马一杆枪,獐狍野鹿满山岭,打也打不尽……”这首脍炙人口的《鄂伦春小唱》,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鄂伦春族的生产、...
吉翔 摄 中新网甘南11月10日电 (记者 吉翔) 10日,“同心·2011网络媒体藏区行” 记者一行来到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参观时正好赶上该校大学生公寓文化节的千人锅...
衡东皮影戏的起源大约为清顺治初,衡山福田铺乡农民彭凤举,从外地学艺归来,成立皮影戏民间组织“老龙会”,从此开创了衡山、衡东皮影戏的先河。 衡山、衡东皮影戏流传甚广,...
岫岩单鼓表演 寻找萨满神歌 萨满文化遗产 目前,萨满三绝菜(“火盆■菜”、“石炉火炼”、“敬师烤羊”)正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族萨满神话已列入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
正月初一,老北京的民间谚语中有“正月初一,拜大年”一说。也有一些地方的年禧歌谣是“正月初一,扭一扭”。正月初一为什么又称“元旦”?拜年都有哪些老例儿?作揖为什么要...
岫岩单鼓,钢圈是其特征 手鼓尼玛沁的声响,是云车的滚动; 腰铃西沙的声响,是东海的波涛; 抬鼓通肯的声响,是蟒神的雷鸣…… ——神歌《祭蟒神》片段 考察东北地区的民歌文...
津门法鼓宏大的表演场面 史 静 为祭祀天后娘娘(妈祖)诞辰而举行的大型庆典——天津皇会,是天津最为隆重的民俗活动之一。在天津皇会上表演的津门法鼓——挂甲寺庆音法鼓、杨...
中新网通海11月16日电 (顾一航)记者15日在此间召开的新闻发布上获悉,2011兴蒙那达慕大会将于12月13日至15日在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兴蒙乡举行。此次大会将秉承“绿色、和谐、吉祥”的...
本报记者王晋军文/摄 前不久去厦门参加第三届中国诗歌节,见到著名女诗人舒婷,灯下便又重读了她的《惠安女子》:“野火在远方,远方/在你琥珀色的眼睛里/以古老部落的银饰/约束...
惠安女以勤劳吃苦著称于世,大多以渔业生产为主。夕照渔归之时,大海映衬出丰收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