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民族 >
  • [中华民族] 流行文化 在流行,被改变 2018-01-15

    流行文化是都市里的民俗新象,是时代的文化标签。 站在又是一年即将去的临界时段,回首间,2011年的标签上清楚地刻印着其独有的文化代码。 2011年,中国人或主动或被动地参与着流...

  • [中华民族] 陕北文化的特点(1) 2018-01-15

    陕北文化是陕西文化一个重要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文化个性引起研究者的关注。陕北文化的特点,是在陕北独特的历史条件、地理环境和政治经济发展诸因素下形成的。 陕北...

  • [中华民族] 【冯骥才】绵山彩塑记(8) 2018-01-15

    艺术分析 ”,所以彩塑艺人都是雕塑与绘画的全才,是极具艺术才华的人。 明代是中国雕塑史上的最后一个“王朝”。尽管明代造像已呈现程式化迹象,但由于山西塑手才高艺湛,富于...

  • [中华民族] 山西绣娘挽救3000年绝活 欲在家乡建"刺绣村" 2018-01-15

    郭美玲组织当地有绝活的老人传授民间艺术,最大的已85岁 “在家乡搞一个‘刺绣村’,让侯马刺绣代代传承。”山西临汾侯马普通村妇郭美玲怀有这样一件“心事”。 据临汾文物部门...

  • [中华民族] 陕北文化的特点(2) 2018-01-15

    陕北秧歌,古称阳歌,它起源于巫仪,隐含着远古“太阳崇拜”和“生殖崇拜”的双重含义。陕北方言中保留的古词语和宋元方言,如后生(青年人,后辈)、先后(妯娌)、夜来(昨...

  • [中华民族] 广绣大师陈少芳:希望广绣成教学科目广义传承 2018-01-15

    “广州市广府文化节暨首届荔湾老广州民间文化节”于12月17日至23日在广州文化公园举行,广绣大师陈少芳领着孙女携一家三代的十多幅广绣作品亮相。她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很少有...

  • [中华民族] 【冯骥才】绵山彩塑记(9) 2018-01-15

    这表现在造像上,便是拉近神与人之间的距离,将神“人”化。所以明代的神佛造像愈来愈像生活中的人。在艺术上写实的成分就愈来愈多。在身体的尺度上与凡人的尺度近乎一样,骨...

  • [中华民族] 陕北文化的特点(3) 2018-01-15

    三:陕北文化是开放的文化 人口流动迁徙和屯垦是形成陕北文化兼收并蓄特点的重要原因。 陕北的战争从周王朝建立后就开始,据史书记载,周王朝建立后,康王姬钊曾两次命管理少数...

  • [中华民族] 布依古文字能否走出“天书”困局? 2018-01-15

    一千多年前,一支自称“卜越”的民族繁衍生息在今天贵州南部一带,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他们就是后来的布依族。不久前,荔波县召开新闻发布会,确认该县申报的1...

  • [中华民族] 【冯骥才】绵山彩塑记(10) 2018-01-15

    绵山造像体现着山西明代彩塑的诸多优秀的特征: 首先是造型能力高超。 现存的数百尊造像中,佛、道、儒和民间信仰全有。各种佛祖、神仙、天王、金刚、侍者、比丘、供养人以及民...

  • [中华民族] 【冯骥才】绵山彩塑记(1) 2018-01-15

    冯骥才人称奇地表现出晋地雕塑材质之优良与艺人们技艺的非凡。 而且,绵山造像皆为圆雕。大者过丈,小者尺余。形制随朝代更迭,风格缘时代嬗变,历史脉络,清晰分明。造型无不...

  • [中华民族] 揭开傈僳族捕蜂之谜(1) 2018-01-15

    人们常以“马蜂窝”比喻令人避而远之的危险,而西南地区的傈僳族村民却想方设法地要找到马蜂窝。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有80%的傈僳人家饲养各种野蜂!更令人吃惊的是,...

  • [中华民族] 陕北文化的特点(4) 2018-01-15

    四:陕北文化是进取的文化 陕北文化尽管在某些历史阶段发展迟缓但不迟钝,有时相对封闭但不僵固,在陕北文化长河的底层蕴积着进取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因素。陕北有句民谣:“米...

  • [中华民族] 揭开傈僳族捕蜂之谜(2) 2018-01-15

    大多数傈僳族村民采取的是逮住工蜂作向导的方法。他们从家里带上一根细竹竿,通常是在田里捉一只蚂蚱或蜻蜓绑在竹竿上当诱饵,这是马蜂最喜欢的食物。村民在林子里发现野马蜂...

  • [中华民族] 传唱千年的史诗《格萨尔》(1) 2018-01-15

    中国藏族、蒙古族、土族等民族共同传承的“格萨(斯)尔史诗传统”,是关于古代英雄格萨尔神圣业绩的宏大叙事,以韵散兼行的方式讲述了格萨尔王为救护生灵而投身下界,率领岭...

  • [中华民族] 【冯骥才】绵山彩塑记(2) 2018-01-15

    绵山彩塑记(一)冯骥才发现 我对于神佛造像的兴趣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正是中国新兴的古董市场的黄金时代。贫穷的中国人忽然得知祖辈遗留下来、扔在一边、毫无用途的老东西...

  • [中华民族] 拿起金刚钻揽下瓷器活 民间艺人再生刻瓷艺术 2018-01-15

    申世德对作品精雕细琢 胡影 摄 在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长河里,有这么一种民间艺术,把绘画和雕刻相结合,将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雕刻在瓷器上,这就是刻瓷艺术。“没有金刚...

  • [中华民族] 【冯骥才】绵山彩塑记(3) 2018-01-15

    绵山彩塑记(二) 息会覆盖原有的时代特点,使我今天面对它时陷入浑然,犹豫不决,难以断代。特别是有的造像重新装彩之后,表皮的时代感较近,但这表皮后边泥胎的姿态却很古老...

  • [中华民族] 传唱千年的史诗《格萨尔》(2) 2018-01-15

    格萨尔是流传久远和广泛的史诗,其传播地域广阔、涉及语言众多在世界上少见 格萨尔的演述歌手类型很多,仅以藏族歌手而论,按照说唱技艺的习得和传承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神授...

  • [中华民族] 乌孜别克族的风俗习惯 2018-01-15

    乌孜别克族的服饰 男子一般穿长衫,并有花纹,样式类似维吾尔族的“袷袢”,乌孜别克族称之为“托尼”。无钮扣,无斜领,右衽有的带有花纹,长及膝盖。腰间以各种绸缎、花布绣...

  • 首页
  • 上一页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下一页
  • 末页
  • 1523031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