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的现代转型 论梁漱溟的哲学话语方式 宋志明 摘要:梁漱溟是第一个使用现代哲学话语方式讲儒学的人。他以大生命作为对儒学做哲理阐释的本体论依据,以直觉作为儒学做哲理阐...
或出或处:试论孔子的弘道精神及其权变 崔发展 [摘 要] 本文基于《论语》文本,尝试探讨我们怎样才能通过其“或出或处”的权变,经验到孔子一以贯之的“弘道”精神。孔子矢志于...
个人、社群与道 ——古代群体批判的自我意识的出现 杜维明著 胡治洪译 在中国传统中,典型的儒家思想者是那种具有深沉的历史意识、娴熟的琴棋书画艺术技能以及对政府日常事务深...
论牟宗三儒学方法思想的缺陷 杨泽波 摘要:尽管牟宗三儒学思想作出了杰出贡献,但其思想方法也存在着严重缺陷。这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对良心本心的理解过于陈旧,未能摆脱感...
. 西方的中国形象史研究:问题与领域 周 宁 如果从《马可·波罗游记》(约1298)问世算起,西方的中国形象已经有七个多世纪的历史。我们在知识社会学与观念史的意义上,研究该形...
自由儒学简论 郭萍 编者按:2016年11月26日,本人参加了山东尼山书院明湖会讲:大陆儒学新创获,就自由儒学提出的缘由和基本的理论态度、架构等问题做了专题会讲。本文是根据会讲...
王船山《正蒙注》的终极关怀 陈 来 根据船山的看法,宇宙的本源是太虚中的絪缊之气,气聚而生成人物,人物死而散为气而归于太虚。聚散、生死是自然变化的必有之几。气聚为人而...
朱子思想进路的功夫论考察 崔 发 展 【 内容摘要 】出于自身严肃的理性态度和对治释氏的空泛,朱子突破了道南一系的局限,选择《大学》并将之释为以格物为先的踏实的进学功夫。...
孔子仁学思想中的节欲观及其现实意义 王焱 (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学硕士研究生 ,广西 桂林 541004) 据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统计,在《论语》中,提及“仁”的地方共109次。...
儒教释义:儒学、儒家与儒教的分际 林安梧 一、缘起 非常荣幸应邀来参加这次学术会议,幷且感谢世界宗教所郑筱筠副所长的安排,有这样的一次讲座,让我能够将自己微薄的理解,...
中国思想与历史哲学 周剑铭 摘要:表达的历史(重写的历史)和表达历史的观点和方法都是对历史的反思,在这个意义上西方的历史总是“今天的历史”,它的最高反思形式是现代的分析...
孔子之精神境界论 黄玉顺 [摘要] 文章认为,孔子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当系统的关于精神境界的思想:先按人格境界,把人分为小人、君子和圣人三等;再按心理范畴,把人分为智者、勇...
家庭和孝道是否与人性相关? 张祥龙 摘要:某些新派人士批判中国的家庭,否定亲子关系里包含着施予与回报的伦理结构,进而否定家庭与人性的关联。此文除了直接回应有关论述之...
道 与 仁 的 同 归 与 殊 途 孙铁骑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130117) 【摘要】 老子之道与孔子之仁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两个基本范畴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道是万物之本,仁是属人之...
中西方儒学复兴的优劣势比较 高宏洲 摘 要 :中西方都具有复兴儒学的优势与劣势。中国复兴儒学的优势在于深厚的儒学文化传统,国家和大众的支持,二十世纪儒学遭遇的厄运。劣势...
牟宗三儒教理论的现代意义 唐圣 摘 要 :依牟宗三,宗教的基本责任有二:一是作为日常生活的轨道,二是作为精神生活的途径。就儒教而言,前者是伦常礼文,后者是道德天理。儒教...
康有为与现代儒学思潮的关系辨析 干春松 摘 要:有关现代儒学概念的争议由来已久,而康有为却向来被归入传统儒学而非现代儒学的范畴中。实际上,康有为立足于经学的立场,试图...
新 编 柳 下 惠 年 谱 和圣裔孙 柳明瑞 编撰 柳下惠(前720~前621),又称柳下季(《国语·鲁语上》、《吕氏春秋·季秋纪》),姬姓展氏,名获,字禽,谥号惠,因食采于柳下,故称柳...
仁 与 艺 张祥龙 “仁”是最有儒家特色的一个词。其他的一些词,比如“道”、“德”、“义”、“命”、“善”、“太极”等等,是几个学派共用的,只有“仁”以及与它相关的一大...
《论语》所见之孔子人格魅力 武锋 摘要: 细读《论语》,我们就会发现,孔子是一位具有多彩多姿性格的人,有时还很可爱。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学说,能在中国两千多年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