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 [宗教哲学] 国学:现代人的“心灵鸡汤”? 2018-01-06

    从“国学博客圈”到“企业家国学班”,从“上海孟母堂”到“武汉童学馆”……近两年来,国学渐热。4月4日,在吉林长春的新华书城,国内首现“国学图书专架”;4月9日,孔子学院...

  • [宗教哲学] 论文化的终极目的——政治 2018-01-06

    ——同于丹和鞠曦交流 (陆声俊) 今天,在网上写这样一篇议论文,主要是因读于丹《论语》心得和鞠曦先生义正词严的批判于丹,想到的过犹不及和中庸之道。 迄今,所有人类的文...

  • [宗教哲学] 千古第一奇冤:真假孔子双包案 2018-01-06

    中国社会二千年来的传统主流意识形态,人云亦云,咸称“孔孟之道”、“儒家学说”,实为天大谎言。 自从雄才大略的西汉武帝在今文经学家董仲舒协同策划下,“罢黜百家,独尊儒...

  • [宗教哲学] 孔子政治文明审视 2018-01-06

    政治文明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历史时期政治文明又不同的特定内容和理论特征。孔子政治文明是春秋战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产物,是当时社会各种政治理论的最高形态,其“以仁释礼”...

  • [宗教哲学] 也谈孔子反对“樊迟学稼” 2018-01-06

    言及先秦儒家与科技的关系,李约瑟在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李约瑟在该著作的“导言”中说:“我们将从儒家开始,以示尊崇,因为它...

  • [宗教哲学] 儒家的“天人合一”与全球价值 2018-01-06

    全球价值涉及三个重要的层面:一是作为全球价值前提和目的的人,其伦理表达是人权;二是维系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理想的制度,其伦理表述是民主政治;三是人类社会与其相对应...

  • [宗教哲学] 《论语》中的天命观 2018-01-06

    近代以来,伴随着鸦片战争的一场地震,中国的“天”在下降,“天命”在陨落,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在一夜之间坍塌了大半。灾难之后,如何在原有的废墟之上,重建中国人的精神之...

  • [宗教哲学] 汉末魏晋时期儒家政治思想的发展 2018-01-06

    汉末魏晋时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转型时期,儒学“独尊”的局面被打破,诸子学派在湮灭了数百年后重新活跃起来。从微观角度而言,如果说西汉前期,董仲舒的儒学是吸收了别家学...

  • [宗教哲学] 敬畏天命与生态伦理:孔丘的生态伦理思想新探 2018-01-06

    孔丘(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字仲尼,今山东曲阜人),是公认的儒家鼻祖,被世人称为孔子。作为儒学的创立者,他最早阐述了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这些思想汇入奔腾不息的中华文明长...

  • [宗教哲学] 儒家道德在小说叙事中的历史演化 2018-01-06

    儒家道德在小说叙事中的历史演化,可以从叙事文本的道德内涵、叙事者的道德追求、小说人物的道德行为三个方面加以考察。 一 就叙事文本的道德内涵来看,中国小说大体上呈现出一...

  • [宗教哲学] 无根的仁爱——论孔孟儒学的深度悖论 2018-01-06

    “仁”是儒家伦理的基本规范之一,孔子和孟子都明确赋予了它以“人与人普遍相爱”的内涵,如“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

  • [宗教哲学] 儒家思想的内在特质 2018-01-06

    儒家思想之所以都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统治地位,是与儒家思想内在的本质规定和伦理道德要求有着必然的联系,兼容并包的自我完善功能和开放性特质,使儒家思想更加符合统治阶级实...

  • [宗教哲学] 对孔子“至圣”地位形成的再思考 2018-01-06

    一、质疑与说明 我们知道,古今中外关于孔子和儒学的著作文章浩如烟海,不可计数。但是,仔细翻阅一下我们便可了解到,这些著作要么是在研究孔子的身世经历,赞美孔子是多么的...

  • [宗教哲学] 论孔子的天命、人性及政治价值依据 2018-01-06

    一 春秋时期是中国社会处于新旧交替的大动荡大变革时期。“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周天子...

  • [宗教哲学] 现代儒学与内在批判 2018-01-06

    一、现代儒学与内在批判 关于中国现代史上所谓反儒学运动的起源,我们一向似乎有一个未经详细研讨的假设,即西方思想的侵入直接导致儒学的解体。这一假设虽有事实上的根据,但...

  • [宗教哲学] 士商互动与儒学转向 2018-01-06

    引言 自15、16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开始了一个长期的变动历程。由于变动是在日积月累中逐步深化起来的,当时身在其中的人往往习以为常而无所察觉,后世史学家也不免视若无睹。尤其...

  • [宗教哲学] 孔子仁教之形上根據 2018-01-06

    一、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是「不言」抑或「不聞」? 任一家派思想體系的建構,基礎都必奠定於其關於「存有」的理論上,存有論的意義通常在於標示出此派的價值觀點...

  • [宗教哲学] 儒家思想与日常人生 2018-01-06

    儒家思想在整个20世纪走过了一条漫长而崎岖的道路,而且直到最近几年,大体上说,这是一条下坡路。在本世纪即将结束的今天,我们应该可以超越一切激情和成见,重新估计儒家思想...

  • [宗教哲学] 儒家文化在当今中国社会的定位及命运 2018-01-06

    2002年,“孔子2000”网站和“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二期关于“儒家与宗教”的讨论,无疑是有其学术价值的,但若这一讨论若不能进入到“儒学”、“儒家”或“儒教”,如何解决当代...

  • [宗教哲学] 关于儒的来源 2018-01-06

    《说文解字》对“儒”的解释是:“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中国人历来重视死的观念与丧葬礼仪,这种广泛的社会需求促成了一个特殊社会阶层“儒”。 在中国古代社会,...

  • 首页
  • 上一页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下一页
  • 末页
  • 4108199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