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春秋500年植入文化基因 在周公与孔子之间的500年里,这种富有道德色彩的人文主义在春秋各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发扬。 陈来讨论儒家思想来源的第二本专著《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
孔子的礼治在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为当时的社会稳定,做出很大的贡献,比起法治钻牛角尖来说,人道多了,处处礼让,不以胜为荣.把人的行为规范化.使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行为标准. 现代马...
3 文献中频繁出现的一个字就是“民” 实际上,这块“新天地”(周族兴起于歧山、扶风一带的周原)里确确实实正在发生着一些变化。“周虽旧邦,其命惟新。”《诗经》中这句据说出...
否定的否定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论点。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做了非常精辟的阐述:构思严谨、条理清晰、深入浅出、雄辩滔滔,真是太精彩了!好文章不能独享,我不惜精力把它们全...
“仁”是最有儒家特色的一个词。其他的一些词,比如“道”、“德”、“义”、“命”、“善”、“太极”等等,是几个学派共用的,只有“仁”以及与它相关的一大组词,比如“君...
周公庙前的周公塑像 司马迁在《周本纪》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虞人、芮人发生纠纷,想请周文王裁决。进入周境,他们发现,那里的社会风气是“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虞、...
1999年,江晓原先生根据《谷梁传》的记载,提出孔子诞生于公元前552年10月9日,《科技日报》1999年9月6日以《揭开孔子诞辰之谜》为题作了报道,江先生此说也见于《世界科学》2000年...
关键词“忠恕”之道为仁之方修己待人 《论语》记载,孔子对学生曾参说,“吾道一以贯之。”那么,这个贯穿于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东西是什么呢?曾参的理解和把握是,“夫子之道...
关键词“孝悌”之道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孝悌”之道是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它根源于人类纯真的亲亲之情,生长于中国特有的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家族社会之中。在以农耕文明...
周公旦 2 “周公”字样赫然出现7次! 汉唐以来“周孔”并称,周公一直是儒家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只是近年来人们对这位历史人物渐渐淡忘了。然而,正如史学家杨向奎指出的:“没...
【摘要】老子之道与孔子之仁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两个基本范畴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道是万物之本,仁是属人之道;仁是道对人的要求,也是人对道的体认。人无法把握道,却可把握仁...
误区之三:有人出于为自己保留“摇钱树”的需要,或出于纯粹追求“文化权”或“话语权”的需要,把部门利益独立出来,置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之外甚至之上,这是一种“部门利益...
【内容提要】虽然,中国的贫富差别已经过了国际警戒线,但却并没有因此而出现不稳定局面,其原因就在于中国的贫富差别具有中国特色:中国的富人目前基本上还只是钱多了一些、...
邓析 ( ? )公元前545-公元前501 〖春秋〗,春秋末法家先驱,名家。郑国人。曾任郑国大夫,并创办私学,以所作《竹刑》(写在竹简上的法律)教人,宣传法治,“民之……学讼者不可...
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结构的优化。一个稳定的社会结构,才是和谐社会的“完美骨骼”。现在的父母都知道,要从小教育孩子读书、走路使用正确的姿势。这是为什么?因...
关于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战略思想,不仅要从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去理解,更要关注它的深刻文化内涵和文化意义。 一、“和谐”是一种文化境界 “和谐”是一个相...
1.当前经济社会形势的特征 为什么要讲社会结构?这跟我们现在的经济社会形势有密切关联。我们现在的形势可以概括为两句话:经济发展形势非常突出,社会发展的问题也非常突出。...
我们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考,要避免两个视角的偏差:一个是只着眼于现实具体操作,用日常的具体目标代替战略思考,缺少大视野;另一个是只着眼于道义化的理想阐释,...
一种文化有一种特有的品格,即它的致思层次、导向和特征。这些内容,往往并不在于直接的言语本身,而常常在言语之上,在于言语和情感背后的东西。它比人们已经说了或做了什么...
从就业结构、城乡结构、社会阶层结构这三个结构来说,我们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本质性的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我国的社会学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恢复这方面的研究,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