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海涛 围绕孩子的教育方式,夫妻双方往往争得面红耳赤。如孩子妈妈倡议批评式教育,而爸爸则认同赞赏教育。 其实,无论是赞赏教育还是批评教育,都是教育的一种方式,不...
文/姚海涛 何为哲学?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西方的一些哲学家如黑格尔等人认为“中国没有哲学”。 这实在是“西方中心论”式的偏见。 记得当年,法国哲学家、解构主义的思想...
文/道诚 人生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很多曲折路程,很多艰难时刻,都需要你去面对。一个“耐”字诀耐人寻味。 《菜根谭》:“语云:登山耐侧路,踏雪耐危桥。一耐字极有意味。 如...
文/赵大山 现在的小孩,真是可怜,放学之后,根本找不到伴玩。小伙伴去哪了?都上补习班、辅导班去了。以至于没有报班的小孩,显得孤独无趣,逼得家长也只得往各类班送。这样...
文/清江 “只一个耐烦心,天下何事不得了?天下何人不能处?” 耐烦是自律的基本条件,自律是成功者的共同品质。 成功离不开自律(资料图 图源网络) 自律不是一时一地的收敛...
文/木光 古代士子读书多为了科举,今日学生读书则多为了考试。 应试教育,小升初,初升高,高升本,分数成为一切。在此背景下,机械式学习法应运而生。死记硬背,以求滚瓜烂...
文/姚海涛 当今社会,子女教育问题已经成为整个家庭中最为重要的事情。很多家长因为子女教育殚精竭虑、呕心沥血。 在攀比孩子特长、学习成绩等风气愈演愈烈的情况下,许多家...
文/姚海涛 母亲节将至,为人子女,我们当感恩母爱。母亲赋予我们生命,启蒙我们成长。 一代又一代的母亲,养育教化了世代子孙,支撑起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天空 。“谁言寸草心,...
文/木光 给学生上课,被问的最多的两个问题是读什么书?该怎么读?我给出的答案都很固定,那就是读经典,反复读。但或许这个回答在学生看来是老生常谈,毫无新意,故而他们的...
文/木光 提起弘一法师李叔同,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他的《长亭送别》。但是,除了音乐家的身份之外,李叔同更为重要的一个身份是教育家。李叔同培养了很多杰出的人才,比如漫...
文/木光 1971年6月21日,史学大家陈垣先生去世。作为学生的启功知悉后,为老师写下挽联:“依函丈卅九年,信有师生同父子;刊习作二三册,痛余文字答陶甄。” 陈垣是中国著名历...
文/姚海涛 有家长慨叹,时代真的变了。过去,孩子对家长的话言听计从。而今,家长对孩子的话百依百顺。可问题的关键是,你听懂了孩子的话了吗?你会与孩子沟通吗? 你真的知...
文/木光 几乎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但是,这种境界,即使是圣人,恐怕也很难做到。其实, 日常生活中,相比于讨人爱,不招人嫌更为重要 。 可爱很容易达到,乖...
文/木光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 人们在电脑上打字的速度越来越快,但是在纸上写字的质量却越来越低 。很多家长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除了给孩子报小提琴、画画等兴趣班之外,...
文/木光 林纾在历史上素以博学强记闻名,能诗,能文,能画,有狂生的称号 。但近读其《示林琮书》,始知这位狂生的事业,其实也是脚踏实地勤学而来。 林纾(1852~1924年),近...
文/木光 从来父母对于儿女成绩的期待,多希望能拿第一名、中状元。而近代著名古文家林纾对于儿子的学业成绩,却不作这个要求,这是为何呢? 孩子的学习不能一蹴而就(资料图...
文/孟殊 电视剧《都挺好》开播不久就获得了豆瓣8.4的高分,人们评价它“ 撕开了中国式原生家庭的一切伪善面具 ”,夸赞它“直击现实社会问题”。 《都挺好》,直面当代家庭问题...
文/赵大山 《围炉夜话》:“ 教子弟于幼时,便当有正大光明气象;检身心于平日,不可无忧勤惕厉功夫 。” 立冬煮茶,围炉夜话(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一般来说,正大光明是指做人...
文/木光 近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林纾曾给儿子林璐写了一封信,告诉儿子如何处理同学关系, 情理兼具,良可为鉴 。 林纾,中国近代文学家、翻译家(资料图 图源网络) 1899年,年...
文/子今 我国传统的图书分类法,不是按学科来细分的,而是以经、史、子、集作为归类的标准。 古人对书的分类:经部的等级最高,史部次之(资料图 图源网络) 在古人看来,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