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信军 一、中华古文化的延续及传承 中华文化、文明绵延五千年而不衰。自伏羲根据“河图、洛书”而画八卦,神农尝百草(指医学),黄帝订礼仪、创文字、定干支、制乐器,教...
文/邢信闵 2017年3月,中国道教学院开展了道风月活动。在动员大会上,孟至岭副院长提出要提高学员学修水平、改善学院风气以及整体的道风建设等活动内容与要求,以“尊道贵德,学...
文/郭向阳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他所著的《道德经》,又称《老子》,虽然前后只有81章,简短5000言,却涵盖哲学、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养...
文/李信军 资料图 “始祖”,黄帝,复姓公孙,因生于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据《史记封禅书》说:与黄帝同时的蚩尤,暴虐无道,恶性好战,使天下生灵涂炭,诸侯共愤。后黄帝在...
文/月卿散人 鹤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长寿,及文人的雅致,自由洒脱、脱离凡尘。鹤体态优美,风骨卓越,常能翱翔九天,又能舞于月下。人们赋予鹤潇洒、不羁的意味。鹤又是吉祥的...
文/陈景展 坐下来喝杯茶 气是无烟火炮,但着心中发燥。腹内往来不息,精神暗里消耗。不发还犹则可,但发就数凶兆。勉强忍在心里,病重定把命要。真是身中大患。气根没有除掉,...
文/李信军 “道祖”,老子,姓李,名聃(dān),字伯阳,春秋时人也。老子是伟大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后世的政治、哲学、军事、宗教、养生……影响巨大。故...
文/月卿散人 在早期道教传承过程中,学习修炼道法是有一定的次第的。不同法阶(级别)的道士被授予不同级别及品秩的文,以行相应的道法。不同法阶的道士行法的大小、多少都是...
文/无忧子 网络背后的乱象 伴随着时代发展的脚步,日益进步的高科技在为我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在无形当中腐蚀着我们的精神与身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而现今事物的...
文/李信军 “教祖”,张道陵(约公元34-156年)沛国人(今江苏丰县)。据载,张道陵曾任东汉的江州令,终觉无益于年寿性命,于是弃官归隐,修炼长生之道。在繁阳山他得到了《黄...
文/行苇 伴随着淅淅沥沥的春雨,又到了一年清明时节,高速路上回乡扫墓的车辆排成了长龙,这景象不禁令人想起孔子的言教: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众所周知,中华文化十分重视...
文/李信军 庄子名周,(约公元前369-286年)战国时期的宋国蒙地(今河南商丘市)人。他是老子思想的继承和阐微者,战国时期著名的道家代表人物。后世把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哲...
文/李信军 方仙术士,指称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与神沟通,亦或通过修炼,或烧炼外丹(古化学、冶炼学、传统中医药学)。可以证得正果,蜕身成仙的这些人,在春秋战国时期...
文/李信军 春秋战国时期,天神信仰和宗祖祭祀之风非常盛行。这一时期在古“巫祝”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宗教家,即“方士”又称“神仙家”。他们较之“巫祝”则更规范,...
文/李信军 “四子”,指的是战国时期著名的道家代表人物,庄子、文子、庚桑子和列子。 《四子真经》指的是他们四位分别对“道”的阐述的著作。即庄子的《南华真经》,文子的《...
文/陈景展 被扔掉的钥匙 心赛狼毒人信,口似钢刀利刃。自称霸王英雄,恶比李逵更凶。倘若循环近身,难逃报应不侵。有日恶贯满盈,天降灾殃不轻。 这个说的很透彻,也很明了,善...
文/陈衍 《楞严经》疑云 从我初入道门时,看过一篇名为《辩〈楞严经〉十种仙》的文章,作者陈樱宁先生,之后对陈撄宁这个名字印象很深。总觉得,跟我一个姓,是缘也。另一方面...
文/陈景展 “善恶”岂止一念间 善人存心忍耐,恶人存心作恶。两种身卸之后,轮回各有归落。善人还归善道,恶人定变毒物。并非阎君有私,自受还是自作。前辈凝住善性,总要成仙...
文/李远国 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咒一类的巫术起源甚早。在世界范围内,符法类器物是人类史前文化的一个重要类别。1906年,考古学家在前南斯拉夫的温卡发掘了350座史前的墓葬,...
文/清虚道人 清明前几日拜读了邢道长在腾讯道学发表的文章《凭什么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恰是大仁大慈》,读后感慨良多。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历来被人们认定是出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