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虚道人 道教是一个非常重视斋醮仪轨的宗教。在进行宗教仪式之前,每一个参与仪式的教徒都要沐浴更衣,确保身心不染尘垢,才可感召神明。斋醮的原意是指人们在进行祭祀或...
文/陈景展 宗教中的“荤”指什么? 大众所理解的荤指的是大肉,腥指的是虾、鱼这些海洋品。宗教里面通常所指的“荤腥”不是这个意思,荤指的是植物,一切浊人气血的植物都称之...
文/陈景展 道教与“修神仙” 殿堂的一些布置,包括整个庙院各个殿堂之间的格局,有一个非常严密的次序。这个次序犹如人间的等级一般,是森严的。这也是为什么一些新修的道观,...
文/道教天下 道教捉妖用的法器,最常见的就有20多类,不熟悉的人光看名册就会头昏眼花。有小伙伴要问了:哪个法器威力最大呢? 铜钱 法器中的「钱」,当然不是我们用的纸币或者...
文/尹志华 道教起源于中国,在古代曾传播到越南、朝鲜和日本等亚洲国家。近代以来,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和华人移居海外的增多,道教传播到了世界上许多地区。在第二次世界...
文/金水龙 我理解的“玄同” 昔日儒圣孔子问道周室,见老子智慧渊深,遂有犹龙之叹,而老子所著的《道德经》更是旨趣宏深,言微意远,蕴藏着道家的无限智慧,真可谓是字字珠玑...
文/道教 “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这是古人观风察水的一条重要原则,这也说明,水在风水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故此,也就有了“未看山时先看水,有山无水休寻地”的说法。 从...
文/阿袁 南枝才放两三花,雪里吟香弄粉些。 淡淡著烟浓著月,深深笼水浅笼沙。 白玉蟾的诗词 我最早知道白玉蟾的大名,大抵是小学三年级时在《千家诗》(其全称应是《增补重订...
文/蜉蝣 嘉靖皇帝与邵元节 钦安殿内的玄天上帝为永乐皇帝所供奉,但他本人却近儒家而远道术。永乐元年(一四三年)五月初四日,群臣向永乐皇帝请求于太祖及孝慈高皇后忌辰时诵...
文/清虚道人 长生成仙的愿景 英国人李约瑟曾经说:“长生不老的概念,或青春或永生的概念,只源于中国。”对于人世生命的留恋,是世间不同种族人们的共同美好愿望。虽然文化体...
文/晏龙清 一、孔子与老子 年轻的时候读《论语》,《里仁》篇中有这样一句话:“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书中注释的意思是:“孔子说:早晨知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可以了。”...
文/高丽杨 土地神刻板画(资料图) 在宗教学上神一般被认为不具物质躯体,但非不具躯体形象的一种存在形式。意思是物质的形象是神灵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准和特征。神灵一般都有...
文/袁宁杰 《红楼梦》第一二回,宁国府上下病骨成灾,贾赦认为大观园内有妖气,故而延请真人府的法官前来捉妖。捉妖伊始,“只见小道士们将旗幡举起,按定五方站住”,“法器...
文/爻爻 据说长沙人民最近要疯了…… 不过这事儿也不能全赖老萧。毕竟是仲春时节,万物复苏,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雨水的滋润。当然雾霾的退散有时也需要雨水的帮忙。 话说,去年...
文/道家文化旅游 《西游记》是一部修道的书,是一部丹经,他通过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为我们解读着宇宙的真理,人生的真谛。“经”是什么?它就是真理;“如来”是...
文/曾江 回顾学术史和审视当前研究,道教与科学的关系是一个颇有争议又引人入胜的国际性学术话题,海内外许多著名学者如李约瑟、陈国符、席泽宗等都曾参与研讨。长江学者特聘...
文/清虚道人 现如今很多讲求修行的人,都会挂在嘴边一句话,叫“佛心道骨儒作表”。意思是说,学佛要修心,学道要修性命、修风骨,学儒就要懂得为人处事的礼节。这句话乍看是...
文/赵婧 年少时期跟随损友误入白衣阁,初入佛门圣地,就被一股强烈的熟悉感所吸引,犹如久别重逢,头脑里面空空如也,若悲若喜,恍恍惚惚,只觉从未有过的踏实,似乎可以把心...
文/陈景展 信徒去道观烧香,不知道带什么东西,就带点水果。到底该带什么水果?哪些可带?哪些不能带?带多少个?怎么带?日常供奉神明,我们祈祷神明,称之为供养,最基本的...
文/陈景展 宫观的主殿 随着宫观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网络的信息越来越畅通,我们在视频、图片以及自己游览宫观的时候通常会看到,道士在诵经、做法,很多信众在这方面希望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