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贾来生 刘一明在重修兴隆山道观期间,常去兰州阿干镇和苑川河一带募化。走到哪里,就在那里行医治病,很受群众欢迎和信赖。因此,大家都愿意出钱出粮,恢复名山胜迹。 走...
文/止水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婴孩是重要的主题。画史将这类以婴孩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归类到人物画中。《道德经》中,婴孩为道祖所推崇,婴孩的纯真状态是修道者所寻求的至高境界...
文/万法勇 道情,是中国戏曲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道情”又名“黄冠体”(黄冠可能是指道人的装束),是道家所唱的道家的情事,神游广漠、寄情太虚,有餐露服曰之思,名曰道情...
文/行苇 晚清以来,由于现代文明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的总体趋势呈现为一路颓败,这既包括儒释道等思想学说,也包括文学戏曲等艺术形态。然而近年来不少传统艺术却大有复兴之...
文/行苇 不久前看到有道门中人撰文表彰《太平经》的重要意义,认为此经是道教义理的总纲所在,是道教经典第一书。如果此说出自圈外人或学术界之口,倒不必令人感到意外,然而...
文/汪复生 道经中曾提到,世间所传之经文,皆是天尊登台与众生说法时留下的金文玉笈。经文章句由虚空之自然凝结为“八会之文”。待说法将毕,天空出现八角垂芒的大字,三界众...
文/贾来生 刘一明擅长医学技艺、卜卦星相、地理书画,因此在当地很有名气。许多达官贵人、富豪人家都想结识他。 在当地颇有名气(资料图) 有一天,徒弟禀报说,门外有一老道...
文/贾来生 离栖云山不远的地方,住着一户姓郑的人家。他家的一匹老马产下个骡驹,这个骡驹样貌奇怪,乃是四银蹄、白缠腰、长得十分膘壮。人们纷纷议论,这匹骡子乃是“陆旋”...
文/贾来生 宁夏固原县击壤村的谢祥是刘一明的俗家密友,他曾几次捐助银两,供刘一明修建道观。谢祥如此捐助有个缘由: 刘一明曾传谢祥以性命功法(资料图) 谢祥生于商贾之家...
文/贾来生 榆中北山,地广人稀,缺医少药。人们患了病,常常无法得到及时的医疗救治,只能或喝花椒水、或用艾灸、或者请神驱鬼 榆中北山,地缺医少药(资料图) 贡马井有个小...
文/万法勇 汉服,是中华汉民族的传统服饰,相传为黄帝所创。据说黄帝见九天神仙所着衣裳,便效法仙人以演华夏衣冠。道教道袍,则是指道教徒平日所着的服饰,而道教徒举行传统...
文/李远国 李黎鹤 灯,是道教斋醮法事中频繁使用的法器。在斋醮坛场上,燃灯与烧香同样重要。凡举行有关燃灯祭招的仪式,即谓之灯仪,这是道教斋醮的一种常用科仪。 台北松山...
文/李远国 李黎鹤 分灯科仪,是在唐宋时从礼灯仪式中衍化出的最具道教思想特色的一种仪式。道教认为荐拔亡灵,照破幽暗之灯,须得慧光之法,故在灯仪中衍化出分灯之法。分灯...
文/清虚道人 道教究竟起于何时,其答案众说纷纭。当今学界普遍认为,东汉末年是具体道教组织的草创时期,原因有二: 善道教化天下(资料图) 第一,经齐人甘忠可传世的《天官...
文/贾来生 刘一明一生温良恭俭,乐善好施,不妄谈君王,不毁谤道法,不单衣露,不欺凌孤贫,不污谩经坛,不耽酒任性他将道门规矩与儒家礼义融为一体,身体力行,给西北乃至全...
文/贾来生 玉皇行宫已成,能够确保兴隆山道教宫观管理和道士行为规范的丛林制度也已经被确立,但是追求完美的刘一明并没有就此停止。如同一首诗所说,“老牛明知夕阳斜,不用...
文/贾来生 嘉庆二十年(1815年),刘一明这位八十二岁高龄的白发老人将《会心集》未收的自作诗词、歌谣、楹联和书信、传记、笔记、募疏序、墓志铭等汇编成《栖云笔记》,写了...
文/万法勇 汉服,是中华汉民族的传统服饰,相传为黄帝所创。据说黄帝见九天神仙所着衣裳,便效法仙人以演华夏衣冠。道教道袍,则是指道教徒平日所着的服饰,而道教徒举行传统...
文/李远国 李黎鹤 五千多年前,中国先民就开始观测天文,以后积累了大量文献资料。古人总把世界的一切看作是一个整体,认为星空的变化关系着地上人们的吉凶祸福,认为人事变...
文/李远国 李黎鹤 在南宋石刻造像中,也发现了一些二十八星君的造像。 星象在古代有着重要的地位(资料图) 如重庆大足石门山第10号窟圣府洞,三尊主像为紫微大帝、太阳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