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静功是许多人在一起做好?还是一个人单独做好? 答:这两种形式各有利弊,不能说哪一种就是最好。许多人一起做,在彼此的互相观摩与监督之下,容易对自己严格要求,也容易...
问:所言静功做到一定的程度,内部丹田之炁就会发动。是否须要经过外部身体自动这个阶段之后,丹田才会出现有炁发动的现象? 答:不然。根据很多人做功的经验,有以下几种情况...
问:打坐之后,应当如何收功? 答:收功,在道家叫做“退符”。收功的方法很多,随着师传不一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坐完之后,须先将舌头从上腭放下 (因在做功时舌顶上腭),再...
问:您所讲授的静功,和其他人所讲的有何不同? 答:笔者所讲授的静功,和其他功法有所不同。一般人认为,静功就是静,就是什么都不想,这种认识不能说是不对。但是在具体的静...
问:我在白天做功之时,受到其他人的外来干扰,导致气机大乱,甚觉懊恼,感到元气亏损,难以恢复,找了几个气功师调治,也不见效果,现在我想换个环境治疗,能否介绍一个专门...
问:道家修炼,如何安排动、静功法? 答:上面说到“静则炁生”,因此 道家提倡以静功入手,这就好比是往身上挣钱。若直接从动功入手,则不易取得新生之炁,因为动功本身难免...
问:我对修炼非常热爱,坚持做道家气功,发现到外地旅游,每次在道观或灵塔之处做功夫,就会产生极强的气感,请问是否和古代在此修炼的人有关 ? 答:道观和灵塔所建的位置,一...
问:内家拳是动功吗? 答:内家拳不可单纯称为动功,其中有动功,也有静功,更有动静合一的较高层次。 比如内家拳的入手功夫是桩法,属于静功;其套路动作,可谓动功,而其中...
问:我喜欢阅读道家修炼丹书,并且做过一点打坐的功夫,现在感觉有人在和我说话的时候,言语之意是在盗窃我的精气,弄得我整天无精打彩,疲惫不堪,做功也静不下来,一天到晚...
问:炼习太极拳,如何体会“炁”?太极拳怎样才能做到炼炁? 答:太极拳的口诀,就是“以意领炁,以炁领形”。因此炼习太极拳不懂炼炁,等于不明太极拳的真髓。但是这个“炁,...
问:做丹田呼吸,真炁在丹田涌动,直冲尾闾,忽觉尾骨疼痛难忍,再往上走,就没有感觉了,这是怎么回事?符合修炼吗? 答:所说丹田炁足,发生涌动,向后冲向尾闾,这是极好的...
问:曾看不少修道书籍,如《太乙金华宗旨》、《尹真人寥阳殿问答篇》、《伍柳仙宗》、《性命法诀明指》等,但是下手之处各不相同,请问应当如何从之? 答:下手之处,本来就不...
问:运用调息之法,呼吸出入丹田,入静之后,腹内隆隆作响,身体跟着晃动,请问是否先天真炁发动的景象? 答:这两种情况,都是静坐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不算奇怪,但是并非先...
问:初觉丹田发热,是否炁足的表现?其火候应当如何调节? 答:丹田发热,是初习炼炁常见的现象,此乃心火下降的自然效验,不一定就是代表炁足。炼炁之时,做丹田呼吸,是为了...
问:丹道所讲的小周天和大周天,与气功上的小周天和大周天,二者是否相同? 答:并非相同,二者之间存在本质的区别。丹道所讲的小周天,是在丹田之炁养足之后,炁足发动,下行...
问:静修之时,感觉身内之炁如同水蒸气一般,冉冉上升,自身好象腾云驾雾一样,美不可言,有人说这种现象不对,内炁应当归入丹田,不应该往上走,这种说法对吗? 答:这是一种...
问:修炼若用守窍法,应当守在何处为宜?守窍之时,应当注意什么? 答:修炼用守窍法,也不能说守住哪一窍最好。守窍的法门很多,如守祖窍,守丹田,守命门,守会阴,守涌泉,...
问:前些日子,看《文始真经注》、《乐育堂语录》,总觉看与不看的心境皆是稀里糊涂,偶尔增加了些修持之力,但维持不久便消失了。请问这到底是为什么? 答:阅读丹经道书,而...
问:无师看书上之法,采药之际守绛宫(心窝),吸气,而觉心慌,无法控制。此为何故?采法对否? 答:道功之中,方法很多,其中优劣混杂,不可不辨。采药的作用,在于使其归炉,...
问:守某些窍位,丹经上面说妙在有无之间,也就是书上所指的“若存若亡”,不知如何才能做到? 答:守窍的要妙,在于守而不守,既非死守,又非不守。假如死守一处,则易气机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