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儒、墨、道、法相比,纵横家的现有著述内容主要是游说的技巧,其中对自身理论的架构远没有明晰,其典籍中确实缺少自己的学术观点和思想体系。然而,正如《易经》是筮书而不...
千金十一穴歌 徐氏《针灸大全》 三里内庭穴,肚腹中妙诀。 曲池与合谷,头面病可彻。 腰背痛相连,委中昆仑穴。 胸项如有痛,后溪并列缺。 环跳与阳陵,膝前兼腋胁。 可补即留久...
胜玉歌 杨氏《针灸大成》 胜玉歌兮不虚言,此是杨家真秘传, 或针或灸依法语,补泻迎随随手捻。 头痛眩晕百会好,心疼脾痛上脘先, 后溪鸠尾及神门,治疗五痫立便痊。 鸠尾穴禁...
郭玉(公元1~2世纪),东汉广汉郡(今四川新都县,一说广汉县)人,是汉和帝时最负盛名的医学家。 郭玉的师祖是一位隐士医学家,即四川涪水附近以钓鱼为生的一老翁,世人不知...
医家五戒 一戒:无论病家大小、贫富,有请便往,勿得迟延、厌弃,欲往而不往,不为平易。药金勿论轻重有无,当尽力一例施治,自然生意日增,无伤方寸。 二戒:凡遇妇女及孀妇...
根据我们以上对纵横家的基本范畴所作的分析,根据它所具有的将阴阳观念具体化、系列化、层次化以及很强的实践特点,可以用今天的语言来解读,使之更加明晰.作为纵横家基本范畴...
四总穴歌 徐氏《针灸大全》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席弘赋 徐氏《针灸大全》 凡欲行针须审穴,要明补泻迎随诀。 胸背左右不相同,呼吸阴阳男女别。 气刺两乳求太渊,未应之时泻列缺。 列缺头疼及偏正,重泻太渊无不应。 耳聋气痞...
玉龙歌 (杨氏载) 扁鹊授我玉龙歌,玉龙一试绝沉疴,玉龙之歌真罕得,流 传千载无差讹。我今歌此玉龙诀,玉龙一百二十穴,看者行针 殊妙绝,但恐时人自差别。补泻分明指下施,...
天元太乙歌 《聚英》 先师秘传神应经,太乙通玄法最灵, 句句言辞多典妙,万两黄金学也轻。 每每不忘多效验,治病如神记在心。 口内将针多温暖,便观患者审浮沉, 阴病用阳阳用...
行针指要歌 《聚英》 或针风,先向风门气海中;或针水,水分夹脐脐边取;或 针结,针著大肠泻水穴;或针劳,须向风门及胸膏;或针虚, 气海丹田委中奇;或针气,膻中一穴分明记...
玉龙赋 《聚英》 夫参博以为要,辑简而舍烦,总《玉龙》以成赋,信金针 以获安。原夫卒暴中风,顶门、百会;脚气连延,里、绝、三 交。头风鼻渊,上星可用;耳聋腮肿,听会偏高...
杂病穴法歌 《针灸大成》引《医学入门》 杂病随症撰杂穴,仍兼原合与八法,经络原会别论详,脏 腑俞募当谨始,根结标本理玄微,四关三部识其处。伤寒一日 刺风府,阴阳分经次第...
杂治病十一证歌 《针灸大全》 攒竹丝竹主头疼,偏正皆宜向此外。 更去大都徐泻动,风池宜刺三分深。 曲池合谷先针泻,永与除疴病不侵。 依此下针无不应,各教随手便安宁。 头风...
《肘后歌》 头面之疾针至阴,腿脚有疾风府寻,心胸有病少府泻,脐 腹有病曲泉针。肩背诸疾中渚下,腰膝强痛交信凭,胁肋腿痛 后溪妙,股膝肿起泻太冲。阴核发来如升大,百会妙...
回阳九针歌 《聚英》 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接,环跳三里合谷并,此 是回阳九针穴。...
针灸歌 《扁鹊玉龙经》 中风瘫痪经年月,曲鬓七处艾且热。 耳聋气闭听会中,百会脱肛并泻血。 承浆暴哑口喝斜,耳下颊车并口脱。 偏正头疼及目眩,囟会神庭最亲切。 风劳气嗽久...
第一节 须知单 学问之道,先知而后行,饮食亦然。作《须知单人》 先天须知 凡物各有先天,如人各有资禀。人性下愚,虽孔、孟教之, 无益也;物性不良,虽易牙烹之,亦无味也。...
兰江赋 杨氏集 担截之中数几何?有担有截起沉疴。 我今咏此兰江赋,何用三车五辐歌。 先将此法为定例,流注之中分次第。 胸中之病内关担,脐下公孙用法拦。 头部须还寻列缺,痰...
流注指微赋 疾居荣卫,扶救者针。观虚实于瘦肥,辨四时之浅深。是 见取穴之法,但分阴阳而溪谷;迎随逆顺,须晓气血而升沉。 原夫指微论中,瞔义成赋,知本时之气开,说经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