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陈寅恪。 《在西方发现陈寅恪》 作者:陈怀宇 版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年3月 定价:68.00元 ——陈寅恪的学术“前世”与民国时期的西学东渐 再见陈寅恪祛魅 汗牛充栋的学...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8月23日第492期 【核心提示】海外汉学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呈现为一种“缺失性”症候,缺乏一种本土的话语承继性和自然性。这种“缺失”一方面使现...
作者:云也退 顾彬 采访者:云也退 受访者:顾彬 顾彬先生主编的十卷本《中国文学史》中文版先推出了第七卷——《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在研讨会上,不少学者表示此书完全可以...
核心提示:唐诗在法国的传播呈现繁荣景象。在这片盛景中,最为突出的唐代诗人莫过于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寒山、李贺和李商隐。唐诗在法国的传播对进一步思考如何促进中...
铁 安 美国 亚特兰大 赵执信与洪昇是挚友,是忘年之交 读以下赵执信诗作 《寄洪昉思》 垂堂高坐本難安。身外鴻毛擲一官。獨抱焦桐俯流水。哀音還為董庭蘭。 《答洪昉思吴舒凫》...
核心提示:法国汉学界对中国散文的研究受到中国国内学术传统的影响,对唐宋散文的翻译和研究以八大家为重点。唐宋八大家中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的散文在法国的译介相对...
任增强 摘要:中国古典诗歌在英国的传播与译介研究著述的出版可划分为16世纪的发端期、17世纪的沉寂期、18至19世纪的发展期与20世纪的繁荣及回落期四个不同时段。考察各时段中国...
核心提示:在全世界的研究者中,奥修独树一帜,为《道德经》研究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在古代,印度除了从中国传入各种技术之外,也从中国传入典籍。最早传入印度的中国典籍是《...
任增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外国语学院 山东,青岛 266555) 摘 要 :美国的蒙元研究形成“中国之元”、“蒙古之元”、“世界之元”三分天下的格局。“中国之元”,属于汉学研...
邱菽園研究的回顧與前瞻 王 兵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 摘 要 邱菽園是近代寓居新加坡的知名華僑,不僅人生經歷富有傳奇色彩,而且在政治運動、文教事業以及文學創作等...
内容提要 经过漫长的移植流播,中国古典戏曲不仅早已在东南亚华人聚居的新加坡落地生根,而且在与当地社会文化因子融合之后,逐渐带有南洋本土色彩。与此相应,新加坡学界的华...
在我国文学史上,父子兄弟文名盖世者当推“三曹”——曹操、曹丕与曹植,“三苏”——苏洵、苏轼和苏辙。然而若论人品与亲情,苏氏与曹氏则成鲜明对照,苏轼与苏辙手足情深,...
汉学“再现”视域下的儒家诗歌功能观 [①] 徐宝锋[②]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北京 100083) 摘 要:汉学家对儒家诗歌功能观的理解是和“再现”理论关联在一起的。不管是刘若愚对...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完整而系统的文学理论著作,陆机《文赋》以赋的形式探讨文学创作问题,以其艺术高度与理论深度引起美国诗人与学者的观瞩。 文本迻译 《文赋》在美...
北美汉学的中国抒情传统研究 [①] 徐宝锋[②] [ 摘 要] 北美的汉学家立足于中国文学与文论中固有的术语,充分发挥了其所擅长的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对中国学者非常熟悉的“情”“...
从文学史到文论史 ——英美国家中国文论研究形成路径考察 黄 卓 越 英语国家的中国文论研究经积年的累聚而至繁兴,目前已受到中国同行的频繁关注,其中,又尤以20世纪70年代中期...
破而不立的 附骨之疽 --- 评 作家克非先生 的 《红坛伪学》 铁安 美国 亚特兰大 网上读到一篇文章,是李生占先生所写的克非先生新著《红坛伪学》的读后感。李先生归纳了《红坛伪学...
韩昇和日本的渊源不可谓不深。如今已是历史系教授、博导的他,曾经是外文系的学生和老师,而转变就发生在他留学日本的日子里。1982年韩昇获得日本文部省奖学金赴日留学,后曾任...
任增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海外汉学研究所 青岛266555) 张心沧(H.C.Chang)(1923-2004)原籍上海,英国著名华裔汉学家。曾担任剑桥大学现代中文讲师,1972-1983年任伍尔夫逊学院研...
《铁说红楼》的重大突破 --- 发现 326 年前早已存在的《金陵十二钗》本事名册 乾隆年间无锡文人黄卬在《锡金识小录》中云: 国初邑中之工诗歌古文者结云门社于惠山名动远迩四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