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徐斯年老师特别提供稿件 作为一个也曾涉足武侠小说研究的大陆学人,拜读叶洪生先生、林保淳先生合著的这部《台湾武侠小说发展史》,我既获益良多,也有不少会心之处。 本...
薛玉坤(苏州大学文学院)编 (感谢作者赐稿) 一、专著(含译著) 1、中国词文学论考/车柱环著,汉城大学校出版部,1982年 2、中国女词人叙录/陆完贞著,台湾师范大学出版社,...
一般的武侠文学研究,皆以作家作品个案为研究对象;王立教授的《武侠文学母题与意象研究》一书(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出版),则以“母题”和“意象”为研究对象。这是...
点击这里下载徐斯年:《王度庐评传》选载...
文章来自 WWW.FGU.EDU.TW 狐狸式的迂回进入以及耳听六路、眼观八方不仅让李欧梵再一次显示了其独到的敏锐与智慧,而且实践乃至确立了一种新的文化批评范式(至少在中国研究范围内)...
张恩华(哥伦比亚大学) 发表于《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1期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
这两年,哈佛教授李欧梵在上海卖火了,一连出了十来本书,再加上世纪末的情缘,他已经成了网上的一个关键词。这好像多少也与有些读者对哈佛教授的想象有关,总以为“像他这样...
《二十一世纪》 1999 年第 12 期 正如李欧梵写作《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 1930 - 1945 》的过程中,最殚精竭虑的问题是 “ 怎么写 ” 。如今书出来了,轮到读者琢磨 “ 怎么...
未见李欧梵,先听两位朋友谈他。在柴湾的《亚洲周刊》编辑部,总编辑邱立本取出一张稿纸,每谈一位高手,便在纸上写其名字和主要作品,在“李欧梵”三个字下面,他加了粗粗的一...
此文已收入王德威、季进主编的《文学行旅与世界想象》(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一书,若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只有在黑暗里才可以感觉空间。我以为世界有多大,总想一直的走下去...
感谢徐斯年老师供稿 1980年初秋某日,当王仰晨同志在他的办公室里找我谈话,要我接替周振甫先生担任《古籍序跋集》的责编时,绝对是在“赶鸭子上架”,因为我既不是专攻古代文...
一 《受活》如同一匹怪兽跳入,惊动了文学圈。这部小说粗砺硌人,土得掉渣,散发出一种呛人的气息;另一方面,这部小说又因为某种奇异的美学而被誉为“先锋”。争论当然存在,...
感谢徐斯年老师供稿 笔者只是一个爱看各种戏剧,可惜又看得很少的观众。最近十年只观赏过几次昆曲,所以闲时经常思索:昆曲的表演形态与话剧究竟有些什么区别?这些区别之中,...
1. 我们或我的阅读背景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们获得了许多有益而难忘的教训,其中之一便是对文字和写作不再轻信。无论是低调地标榜客观或正义,还是高调地崇扬身体和日常,...
作者说明:近年来,哈佛燕京学社社长,哈佛大学东亚系哈佛燕京中国历史、哲学和儒学研究教授 杜维明 先生曾多次就人文学及其教育功能和社会效益,尤其是对人文学普遍被边缘化...
感谢作者提供稿件 正文二零零三年九月末的一天,病魔缠身的爱德华 ? 萨伊德终于离世。这对他个人是最人道的解脱,对于整个西方理论界乃至于更大的范围之内,却无异于倒下一面旗...
阎连科的长篇新作《受活》是一部异常罕见的奇特之作。从表面上看,它依然延续了作者在《日光流年》中所体现出来的叙事品质,大力发挥极致性的想象,使故事情节、人物个性以及...
朱崇科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博士候选人 《人文杂志》(马来西亚) 2002 年第 5 期 1999 年 6 月,《亚洲周刊》与 14 位来自全球各地的华人学者联合评选出“ 20 世纪中文小说 100 强”。...
李 陀:文学批评家 阎连科:当代作家 时间: 2003 年 12 月 5 日晚 感谢作者提供稿件 一 、小人文学时代的一次超现实写作的尝试 李陀(以下简称李):《受活》我看过了,今天咱们就...
阎连科:当代著名作家 梁 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师,文学博士 感谢作者提供稿件 一、 当前的文学现状 梁:李陀先生把 90 年代的文学称之为“小人时代的文学”。他认为我们现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