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光 王阳明一生文治武功俱称于世,而对儒学的理论贡献尤其卓著。其学远承孟子,近继象山,而自成一家,影响超越明代而及于后世,风靡一时而传播中外。本文仅对阳明学的理...
文/凌介斋 荀子为战国大儒,他主张“隆礼重法”与“法后王”,在战国时期成为儒家的重要一派。在孔子、孟子诸儒皆予以讨论的“天人”关系问题上,荀子也用专篇论述的形式表达...
文/凌介斋 羊年的钟声敲响,许多朋友在参加公司年会、朋友聚会时已经能收到同事与朋友们的祝福了。羊年的祝福语,一般都会带上“羊”的谐音字,如“喜气洋洋”、“洋洋得意”...
文/凌介斋 孔子是第一个开启私学的教育家,其教育的内容极其广博,《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又曰:“子以四教,文,...
文/董平 大致了解了阳明心学的最基本观念之后,我们才可以来谈论他的思想的当代意义。 首先,“心即理”的实际意义,是要为我们的心灵确立一个可靠的依止之境,也即是《大学...
文/石玲 孔子在《论语》中对诗的功能进行了高度概括:“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在孔子时代,所谓“诗”通常指的是“诗三百”,即汉代以后所说的《诗经》,而“...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仔细梳理习近平的公开言行,此番言论...
文/牟钟鉴 一 孔子在集夏商周三代文化大成的基础上,创建以仁为核心的儒学思想体系,确立了中华民族人本主义的精神方向。孟子作为孔子之后儒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在战国时期即已...
导语:“义利之辨”,作为儒学公案,其争议由来已久。后世儒者坚持的根本原则,每不出“重义而轻言利”之范围。董仲舒即说过,君子应“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北...
文/何中华 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这是一句非常重要的话,值得仔细品味,因为我们从中能够引申出中国文化性格的方方面面。“克己”的“己”字是指“私”,所谓一己之私利...
文/李文娟 安乐哲是以《圣经》为参照物进入《孝经》世界的。《孝经》与《圣经》都以亲情为主题。从旧约时代起,西方文明发展中的家庭价值亦处于突出地位,《十诫》中有八条戒...
文/丁德科 “儒”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是人们德行修养的一个重要标志:以儒为官,称为儒吏;以儒治兵,称为儒将;以儒经商,称为儒商;以儒行医,称为儒医……人们之所以喜欢在职...
文/陈来 中国哲学的传统非常重视实践智慧,可以说,实践智慧一直是中国哲学的主体和核心。儒家自孔子以来,更是强调哲学作为实践智慧的意义。儒家哲学思想的特点是:突出人的...
文/颜炳罡 全球化语境下的儒家文明21世纪人类面对的最大焦虑是自我身份认同与全球一体化、同质化的冲突与张力所带来的困惑。面对全球化不可逆之时代大潮,生活于浩瀚宇宙、一个...
文/梁启超 道是讲道之本身,术是讲如何做去才能圆满。儒家哲学,一面讲道,一面讲术;一面教人应该做什么事,一面教人如何做去。 “民德归厚”是道;用“慎终追远”的方法造...
文/朱汉民 中华传统学术文化博大精深,既体现为不同时间形态而波澜迭起的历史学术思潮,又体现为不同空间形态而风姿各异的地域学术传统。“湘学”就是中华传统学术文化的地域...
文/朱杰人 《朱教授讲朱子》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朱杰人先生所开专栏,为广大读者讲解朱子之道。 朱子像 《朱教授讲朱子》百一一 朱子曰:“心有怨于人,而外与之交,则为匿...
吴国龙 整理 主持人(《光明日报》国学版梁枢): 习近平主席发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讲话以来,吸引和召唤了一大批学者回到中国文化本位的立场上,来思考有关中国文化、...
二十四史,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是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统的史书,故又称“正史”。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
文/乔清举 原标题:仁的生态维度 国内外学界之所以长期把儒学简单地视为一种关于人际关系的伦理体系,与对“仁”的片面理解不无关系。诚然,“爱人”是仁的最初的和基本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