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 [其它] 论重新诠释、理解与评价朱子——朱熹与中西哲学比较 2017-12-09

    成中英 内容提要:如何重新诠释、理解与评价朱熹哲学是一个重大的哲学课题。本文通过论述朱熹哲学中的超融诠释方法、朱熹的哲学贡献与其内在缺失、朱熹哲学系统的核心:理的再...

  • [其它] 康有为与儒学的现代转化 2017-12-09

    由于近一百多年来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变革,以及西方文化的输入和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其主体的儒学,受到了激烈的批判。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看,这种批判是有其...

  • [其它] 《二程遗书》中的易学问题 2017-12-09

    作者:梅珍生 程颐所作的易学著作《程氏易传》只注解了《周易》经文和《彖》、《象》、《文言》三传的内容,对于《系辞》以下等传皆无所解,但这并不意味着程颐对于《系辞》不...

  • [其它] “心上工夫”与王阳明的体验美学 2017-12-09

    潘立勇 内容提要:阳明心学注重心上工夫,即通过本心对良知的缘机体认和直觉领悟,使良知在本心直觉中真体朗显,活泼澄明。这种心上工夫使其心学美学带有生命直觉和现象直观精...

  • [其它] “今”“古”之争:四川国学院时期的廖平与刘师培 2017-12-09

    近代学人中,刘师培、廖平二人素以多变著称,廖平的六变不待多说,刘师培的三次政治转向也常为世人诟病。虽说刘师培秉承家传、一心向学,但稍加考察,不难发现,1908年入端方幕...

  • [其它] 试论孟子的天人相分思想 2017-12-09

    陈代波 【内容提要】孟子不仅有天人合一思想,也有深刻的天人相分思想,其性善论哲学正是以天人相分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他的天人相分思想可以从三个方面得到说明:在主宰之天面...

  • [其它] 论朱熹理学的最高范畴 2017-12-09

    一般认为,理或道是朱熹理学的最高范畴,这一看法固然有正确性,但也有片面性。笔者认为,朱熹把理学推向理论巅峰的根本标志是引进太极和无极概念,在二程的基础上创新了理学...

  • [其它] 试论王阳明心学的圣凡平等观 2017-12-09

    刘宗贤 阳明学针对程朱理学的流弊所兴起的道学革新运动,在明代中、后期的思想界曾掀起波澜,形成了主导明代学术思想的心学潮流。阳明心学的形成发展及演变不仅对明代学术思想...

  • [其它] 曾国藩对理学的反思、再造及其对晚清社会的影响 2017-12-09

    曾国藩是清代咸同时期理学名臣,他的思想对晚清社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是程朱理学的信仰者,但他的理学观念与传统程朱的一套又有很大不同。他的学术以理学为核心,广泛吸收...

  • [其它] 孔子中庸的三重境界 2017-12-09

    杨少涵 内容提要:中庸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孔子的中庸思想包括三重境界,即无过不及的时中境界、无適无莫的执中境界和无可不可的无中境界。能够做到以礼周流、无过不及就达...

  • [其它] 王阳明“为教之变”中的本体与功夫——也从“静坐教法”谈起 2017-12-09

    王晓昕 内容提要:王阳明的学术历程可分为为学与为教两部分,而在为教历程中,作为功夫的静坐教法,曾被人与作为本体的致良知宗旨简单地加于并列。事实上,阳明的思想体系内含...

  • [其它] 天人不许离而为二——张载四句教的价值理想世界 2017-12-09

    张立文 两宋道学家焕然大明中华文化的道统,正如《道学传》所言:凡《诗》、《书》、六艺之文,与夫孟孔之遗言,颠错于秦火,支离于汉儒,幽沉于魏晋六朝者,至是皆焕然而大明...

  • [其它] 《论语》中的仁之为道 2017-12-09

    余治平 【内容提要】孔子整个思想的核心观念是仁。仁是孔门儒学中至高无上的道。道、仁一体不二,道即是仁,仁即是道,而非仁外有道,道外有仁。但仁的内在性又不能简单地等同...

  • [其它] 国教之争与康有为儒学复兴运动的失败 2017-12-09

    历史不再照亮未来时,人心将在黑暗中摸索托克维尔 康有为发动的戊戌变法不仅是近代第一次政治改革运动,也是近代第一次儒学复兴运动。这场儒学复兴运动不仅有完整的理论建构,...

  • [其它] 从朱熹到王阳明:“性理”与“心性”的理论转换 2017-12-09

    刘宗贤 内容提要:人性论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古老的问题,也是宋明理学的重要问题。理学的核心问题是性与天道,它在探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把中国传统的伦理思想引向...

  • [其它] 关于荀子的“以类度类”思想 2017-12-09

    李存山 荀子是战国末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的哲学思想处于对先秦哲学进行总结并加以创新的地位。他提出的天行有常,明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形具而神生以及性恶论等...

  • [其它] 南宋叶适思想研究概述 2017-12-09

    作者:张洁 叶适(1150-1223),字正则,原籍处州龙泉, 曾祖时移居温州瑞安,至其父光祖,定为永嘉人。叶适晚年居住今温州市区三角门外水心村,故又称水心先生。他是南宋的进步...

  • [其它] 宋代大儒朱熹的自然研究 2017-12-09

    乐爱国 儒家重视伦理道德,这是众所周知的。但一直有人认为,儒家重视伦理道德,因此不关心自然。这就有点荒唐了。重视伦理道德,就一定不关心自然吗?这里没有必然的联系。事...

  • [其它] 论狭义新儒家的发展脉络 2017-12-09

    发端于20世纪初年的现代新儒学运动至今已经有近80年的历史了。可是,何谓现代新儒学?学界的看法不尽一致。我对其内涵的理解是:它是自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形成的中国现代学术思...

  • [其它] 致良知与随处体认天理——王阳明与湛若水哲学之比较 2017-12-09

    郭晓东 明代的心学运动,有以王阳明为首的姚江学派与湛若水(字元明,号甘泉)领导的江门学派并行於世。王阳明与湛若水学问之旨趣大体相同,都标榜一种自得自成之学,认为心即...

  • 首页
  • 上一页
  • 609
  • 610
  • 611
  • 612
  • 613
  • 614
  • 615
  • 616
  • 617
  • 618
  • 619
  • 下一页
  • 末页
  • 69513890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