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频高 【内容提要】作为中国哲学史上一大公案,关于阳明四句教及四有四无说的论争一直聚讼纷纭。实际上,四无乃龙溪实持之说,四有则为龙溪虚立之名。天泉证道之后问题发生了...
彭林 内容提要: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是《中庸》的纲领,涉及到性、命、道、教等心性说的一系列概念,历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朱熹沉潜反复数十年,汇通诸家而成...
以理杀人的呐喊在思想界的上空已经飘荡了二百余年,至今仍评价不一,众说纷云。思想的历史绝非一条晶莹剔透的河流,按照某种单纯的逻辑线条前进,任何逻辑框架都有其阐释的边...
张立文 一 孔子所处时代的特点,一言以蔽之,即所谓礼坏乐崩。它包含三方面的义蕴:一是生产方式的变革,私家占有生产资料的形式逐渐变革着公家占有生产资料的形式,如私田的...
魏源(1794-1857年)是爱国的、进步的杰出思想家,在19世纪的中国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不仅在当世发生过重大影响;还对后来的社会变革思潮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启蒙意义...
冯巽 内容摘要:王阳明四句教的宗旨是指良知未发则中、已发则和的至善之境,而其立言则是指通达这种境界的修养功夫。对上根人而言,本体与功夫、境界与修持一时并了;对下根人...
梁漱溟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化形态转化过程中一位颇具国际影响的思想家。他和同时代的先进的知识分子一样,毕生所思考的总不外乎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数千年来遥遥领先于...
金惠敏 自笛卡儿以来以为可以为全人类带来福祉的现代主体性理论今天已经走向了它的反面:对客体和自然的征服,对外部世界的拓展,在由资本主义而为帝国主义的过程中逐步演变成...
杨泽波 【内容提要】在西方哲学中,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被称为形(而)上学。先秦儒家并不关心这种意义的形上学,但这并不代表先秦儒家没有自己的形上学。先秦儒家形上学的一...
孙利 内容提要:道学(或称理学)诞生于北宋,这是一个发生道德危机、信仰危机、民族危机的社会,这样的社会背景孕育出一种普遍的道学文化心态:确立超越的义理,寻求存在的意...
周光庆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心理解释方法论的革新与创建,是朱熹重新解释儒家经典,发展中国传统哲学并使之进入一个新的境界的重要凭借。文章从三个方面具体地论述了这种心理解...
一、魏源经济思想的哲学基础 魏源的进步经济思想是建立在他的进步哲学思想的基础上的。他非常重视《公羊春秋》、《周易》和《老子》中的变易思想,这种思想经过他的推衍阐发,...
[标 题] 新仁学(网络)研究中心理念诠释 [作 者] 李幼蒸 [摘 要] 新仁学(网络)研究中心(理念)我们称之为网络研究中心的新仁学,现可进而表达于、体现于四个相互关联又各自保...
张新民 王阳明的一生,无论思想或行为,都是要实现圣人理想。因此,他的心学也可称为圣学,圣人之学,心学也[1]。在阳明那里,心是圣学的本体论,圣是心学的终极目的,通过不间...
何炳棣 传统儒家的著述堪称汗牛充栋,有关当代新儒家的著述亦已车载斗量。在本世纪内,尤以二次大战以后,世界性的中国学界里,无论就文章、专刊、论文集的数量,或就国际学术...
熊十力(1885-1968)是当代新儒家的开创者和主将,原名继智,又名升恒,号子真。生于湖北黄岗一破落士族家庭,少年熊十力的所作所为颇有点惊世骇俗。年稍长,接触到一些新书,...
陈科华、刘凤健 内容提要:作为轴心时代的哲学突破的集晶,孔子的中庸思想是一种对元典和元献的述而不作。由于元献精神是由历史人物的行为而非言语凝炼提升而成,因此,对元献...
由庄存与首开其端的清代公羊学,到了他的外孙刘逢禄手里,发皇成为一种有深刻哲学思想体系作指导、有多种著作形成坚实基础的学问。故刘逢禄确实为公羊学说的发展作出重大建树...
郑吉雄 内容提要:从学术因缘的角度看,章学诚的思想不止是戴震思想的对立,也是一种延续与发展。戴震在经学研究中凸显了文化的意识,认为礼源起于人伦日用,从礼的典章制度中...
易,心易也 《明史》说:阳明学派,以龙溪、心斋为得其宗。(《列传儒林二王畿》)[1]而在易学方面,王龙溪的成就也是王门其他弟子所无法企及的。他综合和发展了心学派易学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