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行教像在当代中国的回归与错置 ——兼论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作者:孙邦金(温州大学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来源:作者赐稿《儒家邮报》发表 时...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在总结先人社会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克已复礼、民无信不立、诚信礼义仁爱等社会思想,受到后人的尊崇,其思想至今仍然做为我们社会中多数...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
“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养生从来就不局限于研究机体本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而总是与道德品性修养,以及治国安邦之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吕氏春秋·先己》篇中提到:“昔者先圣...
由于前面引用了历史上这三则故事,更进一层,便可知对于“选贤与能”的贤能标准,很难遽下定义。以道德作标准吗?以仁义作标准吗?或以才能作标准呢?无论如何,结果都会被坏...
一,他不是好辩 儒家又称“孔孟之”道,听起来好像是孔子与孟子连手打造了这个学派。事实上,孟子晩于孔子一百多年,是努力“私淑”孔子,再成就一家之言的。孔子认为没有人了...
一、统计理财谋 管仲很重视统计在理财乃至整个经济工作中的作用。《巨乘马》、《乘马数》、《山国轨》等几篇都是讲统计筹划的。 《管子》认为,国家对土地、人口、需用、常旨...
再回过来讲老子所说的“不尚贤,使民不争”。此处之贤,是指何种贤人而说?真正所标榜的贤人,又贤到何种程度?很难有标准。不论孔孟学说,或者老庄言论,各家所指的圣贤,要...
周文“郁郁”,先秦时期非常地重视礼,尤其是西周春秋之际,应是礼的时代、礼制的社会。所谓“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中庸》)、“经礼三百,曲礼三千”(《礼记》),礼在整个社...
庄子是战国时代的大思想家,他对于世俗的荣华富贵和功名事业,毫不动心。他的个性,和当时的功利社会距离很远,所说的话,人家也不欣赏。所以他只好用寓言,把思想表达出来。...
对于老子而言,“道”是可见的,是真实的客观存在。从老子所说的不断被科学发展所证实上看,老子所言不虚。因此有理由说,老子是唯物论者。 一部哲学发展的历史,就是唯物论与...
因为《(月去)箧篇》对人类历史的诛心之论太透彻了,比之孔子的着《春秋》而责备贤者,使乱臣贼子惧,还要来得干脆明白,所以使干古以下的帝王位,不敢面对,不能卒读,也不可以...
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荀子·礼论》) “凡人虽有性,心无奠(定)志;待物...
因为讲到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的发明,以及工商货品的开发,几乎每一样事物都和道家的方伎有关。例如在十九世纪最为重视的动力能源,便是煤炭。在我们的历史上,最初发现...
孔子如高原。孟子好似孤峰突起。荀子所呈现出的是河流气质。 最近续读古书,对春秋战国时期三位大儒的人生地貌似有所感悟,这里试着勾勒一个边缘。 荀子的思想,一方面是时势逼...
摘要:据元代李道纯的统计,当时流传的养生修炼方法有三千余种,而道书上记载的大约只有二百种,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十大类。 据元代李道纯的统计,当时流传的养生修炼方法有...
6、滋补服食类 这类养生修炼方法又称为“服饵”、“服食”。所服之物大体可分为草本金石类药物。道教宣扬服食用金石等炼成的丹药可长生成仙,已被实践证明属谬误之谈。但所服草...
作者简介:彭永捷,男,西历一九六九年生,出生地为青海格尔木市,籍贯为江苏灌南县。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副院长、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
讲到这里,且让我们轻松一下,先来看看一些通人达士的说法,免得使一般学道修仙的人听了太过紧张,那就罪过不浅。其实,我也很相信幼年课外读物有关人道的升华,可以达到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