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诸子百家 >
  • [诸子百家] 孟子智慧:引经据典,活学活用 2018-01-06

    孔子被后人尊称为“至圣先师”,他对老师的要求十分明确,就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所谓“温故”,是指重复阅读经典作品,因为这一类作品的内涵是丰富的,很难一眼...

  • [诸子百家] 孔子之道:爱人与爱动物 2018-01-06

    自从钓鱼与射鸽成为少数人休闲活动的项目之后,宗教界首先发难,呼吁化解残忍恶行,推爱于动物,甚至一切众生。也有人联想到儒家的教化,认为人本思想过度膨胀,难免忽视动物...

  • [诸子百家] 学衡派论诸子学(3) 2018-01-06

    需要指出的是,张荫麟原先并不认为孔子是守旧者。1931年,他在《评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卷》一文中还强调说,不能仅凭“吾从周”、“吾其为东周”这些话的“票面价值”,便认...

  • [诸子百家] 郑开:试论《庄子》的“化”(2) 2018-01-06

    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 《淮南子·精神训》对《庄子》之《天道》、《刻意》两篇的宗旨发挥犹详,而且引述了这两句话,只不过后一句引作:“静...

  • [诸子百家] 错解两千年的《道德经》(1) 2018-01-06

    老学是一门唯物的哲学,是一门入世的哲学,更是一门治世的哲学。 老学就是老学,是老子之学,是由天体物理学所阐发的哲学。道是老学的核心,但老学不是后世的道学;老子没有开...

  • [诸子百家] 近代名家说论语与孔子 2018-01-06

    夏曾佑说: 孔子一身直为中国政教之原,中国历史孔子一人之历史而已。 ——《中国古代史》 柳诒徵说: 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

  • [诸子百家] 郑开:试论《庄子》的“化”(3) 2018-01-06

    显然,所谓“外化”就是我们前面讨论过的“化”,所谓“内不化”就是凝定湛寂的内心状态——我们通常称之为“精神境界”。相反,出现于上文中的“内化”意味着内在精神的焦灼...

  • [诸子百家] 郑开:试论《庄子》的“化”(4) 2018-01-06

    由此可见,“庄周梦蝶”的核心在于“物化”。那么怎么理解“物化”概念呢?钟泰提示的两点十分重要:第一,他引述了《知北游》“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与物化者,一不化者...

  • [诸子百家] 侧看庄子:古老阅读的现代体验 2018-01-06

    一 在《天运》中庄子就说“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他所一口咬定的就是要彻底地遗世,脱俗。然而又是他在《大宗师》中说...

  • [诸子百家] 错解两千年的《道德经》(2) 2018-01-06

    1835年,查尔斯·达尔文随小猎犬号英国海军测量船来到加拉帕戈斯群岛,他在岛上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采集标本,岛上成群结队的雀科鸣鸟引起了达尔文强烈的兴趣。所有这些鸟都是偶...

  • [诸子百家] 错解两千年的《道德经》(3) 2018-01-06

    由此,做出道的定义: 道,世间万事万物在其内部规律和外部规则的共同作用下而形成的行为哲学或指导思想。规律、规则和道,三者之间是互动的。 简单说,道就是哲学,就是思想。...

  • [诸子百家] 从孔子的仁智到孟子的仁义(2) 2018-01-06

    在仁与智(贤)上,除了“举贤”与“慎贤”之外,孔孟思想的转承还表现在二人对管仲和大禹的不同态度上。在孔孟这里,管仲是一个争议人物:管仲不死君(纠)而相之(小白)、...

  • [诸子百家] 道家与道教的渊源关系小探 2018-01-06

    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传说中,轩辕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道家倡导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崇尚自然无为、保性全真,上...

  • [诸子百家] 从孔子的仁智到孟子的仁义(3) 2018-01-06

    除了《孟子》本身文本的证实,还有新出土材料的佐证,1973年马王堆帛书《五行》和1993年郭店竹简《五行》等材料相继出土,两种《五行》(郭店竹简《五行》为“仁义礼智圣”,帛书...

  • [诸子百家] 先秦诸子的救灾观(1) 2018-01-06

    春秋战国时期,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据邓云特《中国救荒史》(1937年出版)统计,两周867年间,有记录的大灾89次,其中旱灾30次、水灾16次、虫灾13次、地震9次、雪灾雹灾12次、大疫一...

  • [诸子百家] 从孔子的仁智到孟子的仁义(4) 2018-01-06

    参考文献: [①]俞椒:《诸子评议.序》,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 [②]“与《中庸》相比,孟子更强调‘四端’和‘四德’,而且更强调‘仁义’对于礼智的统率作用。”参见李存山...

  • [诸子百家] 孔门弟子:四个人四种性格 2018-01-06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这也是对四个学生的评论。柴,姓高,字子羔,少孔子三十岁。这评论不一定是孔子亲自说的,是后来门人的记载。其中说高子羔这个人比较“愚”...

  • [诸子百家] 先秦诸子的救灾观(2) 2018-01-06

    鲁国大旱,鲁穆公打算暴晒 汪与巫以求雨。 汪是仰面朝天的残疾者,巫是女子能通神者。迷信家认为,暴晒他们可以使上天哀怜同情他们而降雨。鲁国学者县子反对,认为这是暴虐而...

  • [诸子百家] 颜渊的志向:无伐善,无施劳 2018-01-06

    孔子与颜渊、子路谈论志向的一段话,值得传诵千古,原因是三人搭配得既自然又完美。首先,子路的“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敞之而无憾”(《公冶长》),代表“外王”的志业。...

  • [诸子百家] 论先秦黄老学对百家之学的整合(1) 2018-01-06

    兴起于战国时期的黄老学是道家学派的一个分支,它是百家之学充分争鸣的产物,同时又对先秦学术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拟略述先秦黄老学对百家之学的融汇整合及其思想史...

  • 首页
  • 上一页
  • 100
  • 101
  • 102
  • 103
  • 104
  • 105
  • 106
  • 107
  • 108
  • 109
  • 110
  • 下一页
  • 末页
  • 2124225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