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诸子百家 >
  • [诸子百家] 论孔孟的仁义与天道(3) 2018-01-06

    三、仁义与天道 孔子认为道德主体所遇到矛盾的解决,需要主体自身对“仁”有高度自觉,孟子同样认为矛盾的解决关键在于对自身有更高的反思,他说人生来内心就有天赋的善端,同...

  • [诸子百家] 先秦名家琦辞辨微(4) 2018-01-06

    三、公孙龙:“离坚白”而“天下固独而正” 万物的“同异”可“合”而观之,由是而有“天地一体”之断论;天下事物之性状又可“离”而分辨,由是则可谓物因其性向之分际而“独...

  • [诸子百家] 集法家思想之大成的《韩非子》 2018-01-06

    韩非(约前280—前233年),约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卒于秦始皇十四年,战国时韩国人,出身于贵族世家,是韩国的旁支公子。他口吃,不善言谈,而善于著述。韩非与李斯同是荀卿的学生...

  • [诸子百家] 論荀子的宗教精神與價值根源(1) 2018-01-06

    提要 :歷代荀學研究者皆欲對荀子性惡論提出見解,目前已大致明朗化,但是荀子的價值根源建立在何處,仍有爭議。 一、牟宗三先生認為荀子「大本不立」。 二、荀子知性的道德主...

  • [诸子百家] 先秦名家琦辞辨微(5) 2018-01-06

    “离坚白”之“离”在公孙龙这里是有两重涵义的,一是经验层次的“坚”(手拊之“坚”)与“白”(目视之“白”)的“离”,二是超验层次的“坚”(“不坚石物而坚”)、“白...

  • [诸子百家] 論荀子的宗教精神與價值根源(2) 2018-01-06

    三、樂教與善心之感動 孔子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泰伯),可知樂教在孔子的思想中,佔有很重要的份量[11]。以樂成德還是比儒學[12]更古老的文化傳統,這在尚書、詩...

  • [诸子百家] 老子“六相”说解密(1) 2018-01-06

    老子像 资料图(源自网络) 先与后(上)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章阐明了美论和善论之后,立即,一连说了六个“相”。就是: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

  • [诸子百家] 先秦名家琦辞辨微(6) 2018-01-06

    四、几点结论 1.被称作“名家者流”的惠施、公孙龙虽比起先秦其他诸家来更多地“以善辩为名”,但看似巧智的言辩毕竟淹贯了切实而确凿的价值取向。早期杂家人物尸佼曾论列他...

  • [诸子百家] 論荀子的宗教精神與價值根源(3) 2018-01-06

    四、荀子的宗教精神是價值的根源 前面所說的,荀子的「知性的道德主體」,它的起源是認知心,認知心是認知主體和客體對立的!樂教所感動的善心,雖然可以和天地、四時「相象」...

  • [诸子百家] 老子“六相”说解密(2) 2018-01-06

    代表“天”的,在人间就是天子,皇帝,唯一独尊。自汉武帝以来,独尊儒术,以定于一尊。此后,天下臣民只有绝对顺从听话,发展到极点,不问什么理由,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

  • [诸子百家] 老子道论价值趣向辨略(1) 2018-01-06

    老子的“道”在被人们纳入认知的视野作了种种探究后,这里试图从价值趣向上对其底蕴再作寻问。离言绝待的“道”所示于人的是天人之际的消息,领受这消息用生命的体悟也许比智...

  • [诸子百家] 老子“六相”说解密(3) 2018-01-06

    先与后(中) 老子的六个“相”,以“有无之相生”为首,中间经过难易,长短,高下,音声,以“前后之相随”殿后。前后之相随这句话的“前”字,很多学者都主张,应该改为“先...

  • [诸子百家] 老子道论价值趣向辨略(2) 2018-01-06

    二、道之性:“玄” “自然”之“道”自作贞定(自是其是,自己如此),自然而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其无所措意却又无所不予成全;其“自然”而无所依待、无所牵...

  • [诸子百家] 論荀子的宗教精神與價值根源(4) 2018-01-06

    注释: [1] 見牟宗三先生著,荀學大略,完成於中華民國42年,10月10日國慶日,台灣省、台北市。後來收入牟宗三先生著「名家與荀子」一書,這本書是民國71年5月再版,由學生書局印...

  • [诸子百家] 老子“六相”说解密(4) 2018-01-06

    近古,康熙廿二年,福建将军赖塔《致台湾延平郡王郑经书》,书谓:“自海上用兵以来,朝廷屡下招抚之令,而议终不成。皆由封疆诸臣,执泥削发登岸,彼此龃龉。台湾本非中国版...

  • [诸子百家] 荀子哲學與權威主義(1) 2018-01-06

    前言 本文之寫作,旨在嘗試解決一個問題,即是荀子哲學與權威主義之關係,究竟是如何?為什麼這個問題會引起筆者的注意呢?實肇因於當筆者閱讀現代學者有關荀子之著作時,有些...

  • [诸子百家] 老子道论价值趣向辨略(3) 2018-01-06

    三、道之用:“弱”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其“作”、“生”、“为”、“功成”作为“道”的“有”的性向的体现,也可说是“道”在其“有”的...

  • [诸子百家] 老子道论价值趣向辨略(4) 2018-01-06

    四、道之动:“反” 作为“道”的发用,“弱”是一种不逐强争胜的态势;守持这一态势即是所谓“致虚”、“守静”(十六章)或“守中(冲)”(五章)。与之相应,得之于“道”的事物的...

  • [诸子百家] 老子“六相”说解密(5) 2018-01-06

    先与后(下) 老子的“六相”,同样在圣经新约的福音书里都找得到。譬如,耶稣说:“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路加福音》14:11)“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

  • [诸子百家] 荀子哲學與權威主義(2) 2018-01-06

    五、認知心具有創造性 認知心若能藉著修養的功夫,則能虛一而靜,達到大清明的境界,若是個人能達到這種境界,則具有察知萬事萬物和創造性的能力以經緯天地,制割大理: 「虛...

  • 首页
  • 上一页
  • 97
  • 98
  • 99
  • 100
  • 101
  • 102
  • 103
  • 104
  • 105
  • 106
  • 107
  • 下一页
  • 末页
  • 2124225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