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故事》是多年以前颇受欢迎的电影,其中令人感触最深的,是一句名言:“爱是永远不必说抱歉的。”翻译成这样的语句,自然容易引起误解。高明的译者乃挥动彩笔,将它改写...
三 对儒家学说基本理念的吸取,是黄老学整合百家学术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为国以礼”、“为政以德”和重视道德教化,是儒学最重要的政治理念,黄老学吸收了这些理念,将其与法家的核...
生得高贵,死得窝囊 韩非是先秦诸子中出身最为高贵的人,他是战国末期的韩国王室公子。 韩非年少时,曾在荀子门下学习,后来的秦国丞相李斯,是他的同学之一。他喜爱“刑名法术...
老子的思想学说具有强烈的现实功利性和实践性,五千字的玄言虽然精深玄妙,却有着极其强烈的现实意义,尤其在教导人如何为人处世上,他给出了很多重要而又朴素的方略,那些看...
推崇君主专制 韩非子回顾人类的发展,认定“当今之世”是一个“争于力”的时代,所以,国强是主要目标,而要达到国强这个目标,必须实行君主专制体制,因为这样,才能利用强权...
摘要:“大辩若讷”和“大巧若拙”道理相同,讲的也是生存的技巧和策略,其主要特点就是将自己高明的面目掩藏起来,装出一副软弱、低能、愚笨、木讷的样子给人看,而不是表现...
明主之国,令者言最贵者也,法者事最适者也。言不二贵,法不两适。故言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 在社会生活中,调整人们行为的只有法律,道德舆论一律应为法令所取代。 二是禁止一...
【徐克谦(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南京,210097)】 【摘要】荀子的政治理论既主张“法后王”,又坚持“法先王”,两者看似矛盾,但实际上却体现了荀子“先王”“后王”一贯,既坚...
对于经典来说,思想上的“被解释”,无论是合理诠释还是过度诠释,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命运;文字上的“被改变”,这类例子则较为少见。以儒家经典为例,“被改变”可以分为两种...
万光军 摘要:仁智统一是孔子的成人之道,仁且智既蕴含结合二者、又蕴含分离二者且偏重前者的倾向;在孟子前后,存在着对智的广泛批评;仁智分离且偏重前者最终促成由孔子仁智...
孔子曾经在《论语·子路第十三》说:“君子容易被侍奉,但难以被取悦,想使君子喜悦,如果不合道理,他是不会喜悦的;至于君子役使人,会重视人家的才能,量才而用。小人不容...
荣辱观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它是人类社会调整个体行为从而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重要手段在先秦典籍中“荣辱”一词就已多次出现并且连用,这表明那个时代的人们就已对它进行...
也有一些自称“自由主义者”的人,他们把美国视为一个成功国家的样板,把在很大程度上仅在西方学术界流行的某些自由主义学说想当然地当作是西方国家现实中的意识形态,并以之...
2005年7月12日,在英国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件元代青花瓷器“鬼谷下山”,拍出了2.3亿的高价,刷新中国瓷器及中国工艺品拍卖价格的世界纪录。瓷器上所描绘的鬼谷子坐在车中,头部略向...
其一,以富贵为荣这是以对财富占有的多少来评价人,以地位的高低来衡量人的价值这种荣辱观不问财富到底是通过诚实劳动技术创新合法经营诚信经营得来的,还是通过坑蒙拐骗逃税行贿...
三 儒教是什么?现在谈论儒教,不是一个单纯学术史的话题,而是带有强烈的现实关怀。若要联系当代的文化处境来认识儒教、理解儒教,还需要从更多的方面来看待儒教。 首先,儒教...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本文第一章...
注释 [①]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页。 [②]以鲁迅《狂人日记》为缘起,吴虞与鲁迅相互发明。吴虞在《新青年》发表《吃人与礼教》一文...
近读《论语》,对一语,又有进一步的领悟,现将其写出来,供读者评说。 “无友不如己者”,出自《论语》首篇《学而》第八章。此章的全文是:“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