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宾格勒甚至认为技术虽然很容易地被看作是一种进步,但同样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衰落,弗莱只是在非常有限的程度上承认技术的进步。原因在于他认为:技术本身并不能提高人的自由...
共同的问题,使得全球各方不得不居于同一起跑线上,首次平等地探讨求解的良方。在全球性问题面前,全球化趋势不仅不能取消各个民族文化存在的根据,而且还恰恰凸显了文化多元...
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都注意到了立人与达人在实践上可能的后果。前者把孟子的爱人者,人恒爱之作为普遍真理,期望立人、达人与自立、自达之间的良性互动。后者的担忧也不无道...
四 新时期文学的人文启蒙思潮的起伏与得失。如果将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从伤痕、反思、改革到寻根文学,称为新时期文学第一个启蒙潮,那么,90年代的近两年,可以视为第...
最后,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中提供了一个将许多看似相距遥远,没有联系的历史事实联系起来作宏观考察的宏大叙述。这种宏大叙述的视野,也影响了弗莱的理论体系的建构。弗...
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就萨托利《民主新论》中所暴露出的某些理论问题进行了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可能详尽的分析和批判,力图阐示传统民主理论在相关问题上的看法和目标,以便能澄清...
4弗莱对卡西尔的符号与文化的关系的接受与扩展,使弗莱的文化观立足于语言的系统之上。卡西尔是一位把神话、语言和艺术关联起来考察的哲学家,在卡西尔看来,人是创造符号的动...
五 人文精神、新启蒙与近年文学新形态。人文精神讨论中另一个现象是令人惊诧的,人文精神起初显然是针对令人很不满意的文学状态而提倡的,可是当热火朝天讨论的时候,却将当下...
由于无法找到合理证明民主的途径,作者于是退而求其次,将对民主本身的证明问题变成民主与其他制度之间的选择问题。比如,从安全的角度看,民主制度充满了安全机制,“而个人...
5弗莱的整体文化观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是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及原型理论,应该说,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在某种程度上引发了弗莱的文化无意识。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来自而西格蒙德·弗洛...
近两年来不少作品重新闪射出批判的光芒,在各类品种中以写商海与宦海的“二海”小说相当突出。前者如周大新的《向上的台阶》,写了一个叫寥怀宝的人从乡文书竟然登上副专员的...
作者之所以歪曲了多数原则的认识论基础,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他完全用一种孤立的、静止的视角来看待人民与专家的关系。在作者那里,一个孤立的、封闭的专家群体被隔绝于人...
马克思 马克思提要:本文认为从根本上说,人的存在是一种“需要一创造性”的存在。这种特性使人的存在又成为一种价值存在。人类存在的独特性——“需要一创造”性,及人类活动...
应该说荣格的原型理论都对弗莱产生了影响,但弗莱本人总是拒绝承认。他说:人们经常问,我与荣格之间,尤其是我所使用的’原型’一词与荣格用语’原型’是什么关系。我向来否...
需要是创造的源头。人类的刨造力及其发展与自身的需要的发展成正比。一个人的需要愈丰富,其生命力就愈强。他的内在世界就愈广袤,要求自我表现、自我确证的冲动就愈强烈。因...
作者在谈及多数原则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不被社会所接受这一事实时说:“为什么多数原则是被人缓慢而不情愿地接受的呢?答案非常简单,多数的权利并不等于多数‘正确’”这实际上...
荣格重视文学,弗莱从事文学。因而在这一共同领域内,荣格学说与弗莱的学说相连。荣格将他的原型理论延伸到艺术和审美领域,主要是他认为原始部落的传说、神话和童话与原型有...
民主作为一种决策方式,其与专制制度下的决策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究竟是一个人或几个人对关系到社会利益的问题进行决策还是由众人共同对这些问题进行决策。因此,参与实际上是民...
由于人民犯错误的原因在于人自身的不完善性,由于决策方式的作用只在于帮助决策,而不是代替决策,因此任何一种决策方式都无法绝对保证由之产生出来的政策具有人们所期望的正...
认为选举应能充分发挥其择优功能,这是对的。但不能将选举的代表功能与择优功能割裂开来,做片面化的处理。选举的过程并不是从普通群众中选出优秀分子,而是在优秀分子中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