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 [宗教哲学] 自由观 (6) 2018-01-06

    对于把人看作是自我改造的存在这种人的慨念的地位以及这个概念与伯林的道德理论和政治理论的关系,人们可能会提出一定的疑问。这种人的概念的认识论根据是什么以及这种概念是...

  • [宗教哲学] 自由观 (7) 2018-01-06

    拉兹的论证是很精妙很深刻的,然而很显然它并没有为伯林所接受。首先,对伯林来说,自由的内在价值,特别是否定的自由的内在价值,就在于它是选择的“基本自由”的具体化——...

  • [宗教哲学] 伽达默尔式的斐多篇(5) 2018-01-06

    四关于灵魂不朽的前三个证明 众所周知,《斐多》中对灵魂不朽的证明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提出了相互联系的三个证明。伽达默尔重述了这三个证明的逻辑,指出它们在逻辑上并不充...

  • [宗教哲学] 自由观 (8) 2018-01-06

    与拉兹的观点不同,伯林的自由主义不是建立在自主性概念的基础上,虽然他也承认自主性是一种善。在伯林看来,这种以自主性为基础的自由主义过分高抬了一种生活理想,这种理想...

  • [宗教哲学] 伽达默尔式的斐多篇(6) 2018-01-06

    五政治哲学的转向? 证明的第二部分以西米阿斯与克贝重新提出对灵魂不朽的反驳开始。据西米阿斯,若灵魂是和谐,他便要依赖于身体各个部分的调和,恐怕在人之将尽时会先死去(...

  • [宗教哲学] 伽达默尔式的斐多篇(7) 2018-01-06

    六结论 《斐多》的结构像一个吐火女妖(Chimre),开头是故事,结尾也是故事,头尾都与灵魂不朽的宗教信念纠缠不清,而哲学的论辩夹在中间。就伽达默尔的诠释意图来讲,澄清苏格...

  • [宗教哲学] 自由观 (9) 2018-01-06

    也可以说,在伯林看来,自由社会存在的正当理由,首先不是因为它保护着自由的个人,(按戈蒂埃[Gauthier]的意思)即那种具有自主性所意调的各种能力的自主的主体,而是在于它允...

  • [宗教哲学] 儒道两家思想的内在互补哲学分析(1) 2018-01-06

    前言 当我们把中国哲学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时候,面对纷繁复杂的历史文化资料,就有必要提出中国哲学的主体是什么的问题。对此问题,一般有三种看法:儒家主体说,道家主体说...

  • [宗教哲学] 人·存在·价值 (3) 2018-01-06

    其次人类活动的独特性——能动的创造性,也反映了人类存在的本质。一方面,人的活动是有目的的,这种目的性,就是人类对某种价值的追求,即人意识到自身的某种需要及外物(或...

  • [宗教哲学] 诺·弗莱的大文化观:来源与表征(9) 2018-01-06

    因而在另一层面上,荣格与弗莱都表现出对原始意象的推崇。荣格说:原始意象……是同一类型的无数经验的心理残迹;每一个原始意象中都有着人类精神和人类命运的一块碎片,都有...

  • [宗教哲学] 儒道两家思想的内在互补哲学分析(2) 2018-01-06

    三、历史发过程中儒道两家在内容上的互补 在先秦诸子学时期,儒道两家在文化上虽然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形态,儒家侧重表达天道观念的伦理意义,而道家侧重表达天道观念的本原意义...

  • [宗教哲学] 人·存在·价值 (4) 2018-01-06

    其次,作为个体存在的人,再价值关系中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即是具有主体性的价值客体。人不仅能把自己同自然界区别开来,而且能把自己同他人区别开来;他不仅意识到自己的存...

  • [宗教哲学] 诺·弗莱的大文化观:来源与表征(10) 2018-01-06

    [38][44][47][48][49][50][51][52][53][59][62]《诺思洛普·弗莱文论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212页,第165页,前言第18-19页,第93页,第149页,第57页,第89页,第88-89页,第89页,第...

  • [宗教哲学] 普遍伦理与东亚文化(1) 2018-01-06

    自从1993年世界宗教会议发布《走向全球伦理宣言》以来,全球伦理、世界伦理、普遍伦理或普世伦理的问题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其影响并不限于宗教界。正象我们当今所处的这...

  • [宗教哲学] 诺·弗莱的大文化观:来源与表征(1) 2018-01-06

    内容提要:本文依次梳理了诺·弗莱大文化观的四个来源:斯宾格勒、弗雷泽、卡西尔、荣格。这种渊源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揭示传统的伟大,也不是为了显扬弗莱的独创性,而是为了突...

  • [宗教哲学] 人文精神、新启蒙与文学(1) 2018-01-06

    一 眼下文坛有一个现象是耐人寻味的,历时两年有余、规模颇大的人文精神大讨论,近日却遭冷眼与批评,甚至相当尖刻的否定。如认为人文精神讨论不过是某些“好事者”的一个“最...

  • [宗教哲学] 人文精神、新启蒙与文学(2) 2018-01-06

    三 人文精神与新启蒙的关系。在这场人文精神大讨论中,不知为什么,它轻视与排拒了另一声音的呼唤,这就是有些作家与理论家提出的“新启蒙。”如年前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部分中...

  • [宗教哲学] 诺·弗莱的大文化观:来源与表征(2) 2018-01-06

    采取这一对人类文明的所有成果作整体的跨学科审视的大文化观,使弗莱获得了在人类的历史和现在,其心理生活和物质实践等领域纵横驰骋的理论能力,使他能够在一个更广泛的意义...

  • [宗教哲学] 普遍伦理与东亚文化(2) 2018-01-06

    在对普遍伦理成立的前提有了清醒的认识之后,我们依据这一前提,有针对性地检讨普遍伦理所要处理的问题和方向。可以说,普遍伦理的讨论之所以受到世人的关注,一个重要的原因...

  • [宗教哲学] 人文精神、新启蒙与文学(3) 2018-01-06

    人文主义其实是人类的精神要求与思想现象,在西方与东方的中国它都是源远流长的。甚至在人文主义这一词语还未正式确立之前,如文学历史上的屈原《离骚》与古希腊索福克勒斯《...

  • 首页
  • 上一页
  • 259
  • 260
  • 261
  • 262
  • 263
  • 264
  • 265
  • 266
  • 267
  • 268
  • 269
  • 下一页
  • 末页
  • 4108199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