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一生奉儒学为正,对老庄多有抨击之言。但又出于强烈的文化关怀,为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极大影响的道家典籍《老子》、《庄子》、《淮南子》等作了注释。(注:据嘉庆《衡...
清华简《保训》篇多次谈到“中”,说“救中”“得中”“假中”“追中”等。关于这个“中”字,我认为应该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入手,结合先秦典籍的有关记载,才有可能得出较为合理的解...
二、传世文献中的聪明聖智 无论是在传世文献中,还是在简帛《五行》中,聖智总是与聪明联系起来用的。 传世文献中有高上尊贵,不以骄人;聪明聖智,不以穷人。这句话出自批评思...
从2002年12月24日在光明日报发表《重新认识古书辨疑》,到2005年7月19日在该报发表《汉代对先秦典籍的全面改造》,前后经历了三到四年,现在又过了四年。在此期间,有一些学者赞同...
二、衍《老》所注目的三个方面 王夫之在《老子衍》自序中认为老子之旨可用三句话概括:“载营魄抱一无离”,“大道泛兮其可左右”,“chōng@③气以为和”。这三句话代表...
三、聖智与德聖 拙文《发微》指出:聖人是理想人格,聖德是超越之境,聖智是神契之知。现实人与聖人之间有时空的阻隔,不能用目见,只能凭耳听,凭心灵来感通,此亦即天人相通...
1994年5月,上海博物馆斥巨资从香港抢救回1200余枚战国楚简,据整理者推测,这应是“楚国迁郢以前贵族墓中的随葬物”(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前言》)。这批楚...
一百多年过来了,我们不应该继续讨论应该不应该用西方哲学概念研究中国。 读了四年西方哲学以后,我感觉到那些哲学跟我的生命不发生任何的关联。只是透过翻译了解他们是什么,...
对《大学》中“格物”观念的不同诠释,或许是最能反映阳明学与朱子学不同取向的一个方面。不过,即使在中晚明阳明学的系统内部,不同学者对“格物”观念也有互不相同的理解并...
拙文《郭店儒家简与孟子心性论》针对有的学者说郭简完全没有性善论的内涵和郭简主情、孟子排情等论而发[1],梳理郭简与《孟子》的联系与区别,重点阐发郭简中的儒家道德形上学...
白天的发言,很多是在价值意义上展开的,比如台湾的林先生说要让汉语活起来。现在是汉语让英语欺负的,好像没有英语这条腿,自己都站不住,成了英语的附庸了。还有学者说,某某的论文...
王博:我在六年以前就读过他的书。当时一个留学生寄给我,三部曲的第一本。 刘笑敢:第一本是关于孟子的,第二本关于朱熹的,很快就要出来,正在写。第三本书他就要作为现代哲学家,用中...
一、以心志导情气 从第1、2简看,性、情、心都是气。在本篇中,无定志之心,属于血气的范畴,有知觉反应;而有志之心,带有意志力,具有心之官则思的性质。性、情与喜怒哀悲之...
刘笑敢:他们立论,最后可能靠上帝。另外一种办法就是靠一个理论的假设,他可以设定一个前提假设,假设本身不是要证明的东西,但后面的推理就非常的严密。最根本出发点,最初的假设反...
二、以礼乐之教养性培气 《性自命出》不单单讲以心志导情气,因为作者深知情气可以迷惑心志,造成一体两面之不安,身心的躁动。因而,该篇心术之最重要者,是修身与修心的双彰...
面对经典,中西在解读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陈鼓应:使用西方理论和概念来套中国哲学,有利有弊。在中西哲学比较的视域下,可以开阔我们的思路;但弊端是西方学术有它的文化哲学背景,生吞...
三、内外交修,心身互正 《性自命出》的身心观,是身心的一体观,也是修身养心的互动观。下篇首章,简36?8:凡学者求其心为难,从其所为,近得之矣,不如以乐之速也。虽能其事,...
本文最初完成于2002年,并在清华简帛会议上宣读,当时一些学者对笔者将“故”字训为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提出疑问,时裘锡圭先生在坐。03年裘先生写了《由郭店简〈性自命出〉...
主持人:陈(鼓应)先生刚才您讲自己的经历,我听了以后不知道能不能用王国维的“可信不可爱”来概括您的感觉,好像比那个还要复杂一些。我想知道,西方哲学,这个您无法从中感觉到生命...
刘笑敢:我想不完全一样,西方不断回答问题更像接着讲,而中国更像表面上照着讲,实际上也可能是照着讲,也可能是接着讲,但是接着讲不深刻,不明显,多数是不明显的,至少他很少有公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