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丹道养生 >
  • [丹道养生] 蒹葭苍苍随处可见 芦根入药用处良多 2017-12-28

    文/小楼昨夜东风 蒹葭者,芦苇也,飘零之物,随风而荡,却止于其根。若飘若止,若有若无,如云般飘渺,而系于其根。芦苇虽小,入诗也入画。同时,它还以根茎入药,用处可谓良...

  • [丹道养生] 辨别练拳人是否有真功夫在身之方法是什么? 2017-12-28

    传统太极拳好处颇多,学习起来简单,且内涵丰富。一句“养练相宜”,更是透出平淡中的不平凡。 如今的太极拳几乎已经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但是仍然有太多人抱怨,不知从哪...

  • [丹道养生] 为什么说“太极浑身都是手”? 2017-12-28

    “太极浑身都是手”一词,是太极拳先辈在长期太极走架中的经验总结,它与“人体处处皆太极”中第二层含义相互融贯,同出一源。 人体本来只有一双手,何谈“浑身都是手”呢?...

  • [丹道养生] 熊继柏谈中医读书(三):学徒派与学院派 2017-12-28

    曾经有人采访我,问我是什么派的,我说我既是学徒派,又是学院派。确实,我是学徒出身,又已经在中医大学从事教学工作30多年,我对学徒派和学院派读书的特点又有了很深的体会...

  • [丹道养生] 金山派丹道思想(二):先后天三宝论 2017-12-28

    文/匡常修 胡孚琛 张常焕 存抄“先后天三宝论”原文: 天地人为三才,三才皆有三宝。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神气精。人的三宝,若少一宝,立即死亡。但人的...

  • [丹道养生] 长寿真谛在细节 谨记养生“十不要” 2017-12-28

    天师府邱裕松道长,现年86岁。他出身道门世家,精通符斋醮。党和国家恢复宗教政策后受张金涛主持邀请重返天师府,为天师府恢复科仪规范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一次与邱老道长闲聊...

  • [丹道养生] 金山派丹道思想(五):炼精化气之凝神入炁穴 2017-12-28

    文/匡常修 胡孚琛 张常焕 存抄“凝神入穴”原文: 由上步聚性止念,呈现一片洁白。当光感不动时,即将微意移于丹田(脐下一寸三分),心守太虚,意照气穴。如此不即不离,勿忘...

  • [丹道养生] 神霄派丹道思想:内丹修炼与雷法道术之结合 2017-12-28

    文/张钦 道教神霄派形成于两宋之际,与天师道、上清派有关系,吸收了东南沿海地区的雷神信仰及其相关法术再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其以传神霄雷法而得名。主要创派人物...

  • [丹道养生] 太极拳“沾连粘随”四字诀之要义是什么? 2017-12-28

    文/吴文翰 “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侵。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沾连粘随不丢顶。” 这首《打手歌》是每一个练习太极拳的人都熟悉的。但太极...

  • [丹道养生] 太极拳劲:绵绵不绝 千变万化 2017-12-28

    文/沈行佐 沈行佑 劲在太极拳里是不可回避的一个话题,无论技打,强身、功境追求,道法探究,佛法悟身都不会缺少,无论你自觉不自觉,意识不意识,他都存在。存在决定了意识...

  • [丹道养生] 打好基本功 练好“站桩”养生功 2017-12-28

    一、动作要领 起式 起式与站桩 身体正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这一点很重要,自己不易体会,要让别人看你是站得掌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不允许有内外八字,全脚踏地,肩井与涌...

  • [丹道养生] 警惕元气不足的五种信号 2017-12-28

    也许大家听到元气、肾精这些词时,就觉得很遥远、很虚,好像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可是,生活中有很多细微的表现,其实都是身体在控诉元气已经不足、需要好好补养了。正如元代李...

  • [丹道养生] 刘一明《通关文》:为身心健康“通关” 2017-12-28

    文/刘仲宇 刘一明有一部名著《通关文》,本来是专为修道者指路的,但现在回头看,其价值溢出了狭义的出家修道的藩篱,而对于今天的人们也有多重的指导意义。比如,他提到的“...

  • [丹道养生] 练太极是不是越慢越好? 2017-12-28

    太极拳特点之一是缓慢,但不是越慢越好。初学时为了把功架结构弄清楚,又在自然呼吸阶段,不妨慢一些,每个动作过程都做完满。随着套路熟练,基本功已经正确定型,则应有计划...

  • [丹道养生] 为什么练习太极拳要先走好猫步? 2017-12-28

    猫步是太极拳的基本步法之一。猫步走好了,领会了精神,再练习拳架事半功倍。 猫步的走法: 一、全身松静。这很关键,身不松则心不静,心不静就不易察觉自己。 二、全身重量移...

  • [丹道养生] 金山派丹道思想(六):炼精化气之养精保真 2017-12-28

    文/匡常修 胡孚琛 张常焕 存抄“炼液化精”原文: 口内津液是养生之宝,人能炼之却病延年。津是肾水所生,液乃心血所化,此二物能消饥化食,以补元精。《黄庭经》云:“口为玉...

  • [丹道养生] 寻求真武道 切忌误入“江湖套路”之门 2017-12-28

    传统中国文与武不相分离。 真正的武道,原来是,且一直是中国古代上层社会子弟们重点修习的主要功课。如果说老子庄子是武道高人,大家觉得太遥远。但李白,辛弃疾等佩剑,舞剑...

  • [丹道养生] 金山派丹道思想(三):炼精化气之精养化炁 2017-12-28

    文/匡常修 胡孚琛 张常焕 存抄“精养化”原文: 金山派丹法以习静入手,心若不静则气无所归,在行功时不免心意昏迷,万念丛生,以至神驰气散。习静必须言、听、视、动等都要保...

  • [丹道养生] 哲拳太极拳:舍己从人 积柔成刚 2017-12-28

    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共四百四十一个字,对学拳者来说,字字珠玑。拳论中的“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今人有多种见解,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去认识的。 太极拳“舍己”是“...

  • [丹道养生] 金山派丹道思想(七):炼精化气之采药火候 2017-12-28

    文/匡常修 胡孚琛 张常焕 存抄“采药火候”原文: 采药者,是将所生之元精,采而归炉。但采时须知火候,方能炼精化气。否则采而复生,难免漏清之患。火候者,生精时谓之生精之...

  • 首页
  • 上一页
  • 99
  • 100
  • 101
  • 102
  • 103
  • 104
  • 105
  • 106
  • 107
  • 108
  • 109
  • 下一页
  • 末页
  • 1873740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