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谢守德 溪声书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静身。(宋)苏轼《赠东林》 太极拳的源流,直追道儒两家,太极拳讲静,也是从道儒两家而来。 道家有老子所说:“清静,为天下正”,“...
刘一明(1734一1815年),道号悟元子,别号素朴散人,祖籍山西曲沃。他自幼喜欢道学,曾拜完谷老人、仙留丈人为师,并得其真诀。 1765年西学陇上,结庐于甘肃榆中的栖云山。当时榆...
一日三餐,最重要而又最容易被人忽视的就是早餐。很多人常常早上不吃早餐,或者急急忙忙三两口吃完,这样都是对健康不利的。 早上再急,早餐不能急 辰时(7点到9点)是天地阳气...
文/洪文旭 药引,又称引药,是中药方剂配伍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于常不在主方中开列,加之味少量轻,易被人们忽视。 清代尤在泾《医学读书记》云:“药为引使,则下通病所...
中医学认为: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精有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之分。先天之精禀受父母,又称生殖之精,有生殖能力,促进生长、发育。后天之...
行气玉佩为一个十二面玉柱,中空,顶端未透,表面刻有铭文,每面刻三字,加上重文、符号,共45个字。其上面所刻的铭文《行气玉佩铭》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气功理论文物资料,《行...
文/神意通达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武术的价值,它不仅仅是抗敌制暴,安全保身的技艺,还是修身养性,调理亚健康的好手段。 练拳最关键之处是要先入门 练了很久,迷惑了。拳...
文/肖静芳 丹砂,也称朱砂,大概是中国人最熟知的化学物和中药材了。那一点殷红,凝结了中国人的悠悠情怨。多少帝王将相为求长生不老而寻找、提炼、服食“仙丹”,更有人为此...
文/张宝银 下列文字,有感于不少杨式太极拳爱好者,对于杨澄甫宗师《太极拳术十要》,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或者“既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而作。 太极生两仪(资料...
民谚释义:春捂秋冻 少灾少病 春捂秋冻 少灾少病 春、秋二季,处于冬夏交替之间、阴阳变化之际,属于阴阳转化的过渡季节:春季,气候乍寒乍暖,阳已升而阴未消;秋天,昼热夜凉...
文/马国相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拳种繁多,然而,拥有众多修炼者的拳种要首推太极拳,这一东方古老的武术拳种,蕴含了深厚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的结晶。其精深的一面...
养生其实就是养阳气。但可悲的不仅仅是现代人或因压力所迫、或欲望所使、或随波逐流在每天不断的耗伤自己的阳气,更可怕是直至伤及根本,疾病丛生时仍浑然不知。以下恶习,你...
文/云在青山 怎样筑基? 筑基为内丹修炼的准备阶段,也可看成是第一阶段。要求填亏补虚,炼好身体的精、气、神三宝,炼养得充盈,达到精足、气满、神旺的“三全”世界。就好比...
过去一百年,日本的空手道已经传播到了全世界; 最近十几年,韩国的跆拳道馆在中国已遍地开花; 在未来几年,在中国的印度瑜伽馆也会越来越多; 从建国之后,中国传统实战武术...
文/匡常修 胡孚琛 张常焕 《崂山道教金山派丹法存抄》系由道学家胡孚琛先生传抄保存下来的珍贵道教丹法文献,该资料由金山派高道匡常修道长传授。金山派创自明嘉靖年间,修行...
色斑是什么? 随着夏天的脚步越来越近,即使你暴露在太阳下时做好了防晒保护,但还是难以避免色斑“鬼鬼祟祟”地在皮肤上出现,这是为什么? 女性夏季应如何抵御色斑侵袭?(...
文/中医肖相如 由于太阳和地球的视运动,自然界呈现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随着太阳超过地平线,地球上有了光线,有了阳光,有了温暖,有了生机,所有的生命都从睡眠状态转入清...
修道之人,常常寻师,迷时师渡,悟了自渡。寻师访友自是修道者之常事。然自古修道者多,得道者寡,真道难悟,几人能明?明师惜缘,择善而授,岂能轻遇?明师难寻,非明人视亦...
武术圈子里的同行们在一起闲聊时,常常会说到各自的学生和徒弟,说到前来拜师求学习武的人。武林同行们在感慨世风日下,人心浇漓的同时,常常发出感慨:现在这社会为什么懂事...
文/匡常修 胡孚琛 张常焕 存抄“聚性止念”原文: 人心初入静,就会杂念丛生,乱思纷陈,心息不能相依,必先用法制住,以收其散性而为光。方法是一面守静聚性,一面观光止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