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 “ 谷神不死, 是谓玄牝。玄牝之门, 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 用之不勤。”(六章) 这一章内容, 古今都有人认为讲的是气功。对此条分析的有《老子河上公章句》, 综合分析的有《...
古代练气功,除了“塞兑闭户”、收视返听之外,还必须意守腹部, 即意守丹田。这是因为气随意到,让真气在丹田积聚起来,充实腹部,然后才能发动气机, 运行全身经络。《老子...
《养性延命录》由南北朝时齐梁的著名道教理论家、医家陶弘景所撰,分两卷六篇,上卷有《教诚》、《食诫》、《杂诚祈禳》,下卷为《服气疗病》、《导引按摩》、《御女损益》,...
凡和尚、道士、养生者都着意腹部的气功锻炼。纵观许多肥胖人士,大腹挺挺、走路艰难、百病丛生。特别是肥人要降糖、降脂、降压,治疗都非常困难。究竟腹部为什么这么重要呢...
老子不仅阐述了练气功的具体方法和步骤,而且对练气功的整个情景进行了难能可贵的描绘。他说: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其若冬涉川...
《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是唐代著名医家兼道教学者孙思邈的代表作,有关气功的论述集中在该书的《养性》卷中。 《千金方》书影(资料图 图源网络) 如何用气功治...
一 最简单的补气法:清晨拍手 拍手很简单,效果却不简单。 拍手是一种至刚至阳的养生方法,其主要功能就是补气。手是阳气的大本营,脚是阴气的大本营。手穴共有39个,拍手可以...
《巢氏病源》,即《诸病源候论》,由隋代巢元方等撰写于大业六年(公元610年)。该书在论述疾病病因、病理与证候的同时,论治不载方药而专附导引,是中医气功疗法体系基本成熟...
第二式 运动太极 右手从左手抽出变空心掌(五指并拢,掌心凹进,掌心向下)向体右侧微上提(见图2)。 图2(资料图 图源网络) 然后,向下沿圆弧线提至近于头平,转掌心向外,向...
视频时长25分33秒 请在wifi状态下观看 中国的道教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摄生、养生学术,素为世人视为瑰宝。生死之道,重“气、体”二字。“气”生万物,“体”包万物。“气...
张天师(资料图 图源网络) 张天师将内炼融于斋法 道教从创立开始,其科仪就与内炼养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尽管当时二者都很简单。张陵的正一盟威道(即早期天师道)的主要斋...
功理: 这里讲的“左肝右肺”,是指二脏器在五行八卦中所处的卦位。即肝属木,位于左边震卦位。不是指肝肺在人体脏腑中所处的实际位置。 肝主藏血,主魂,主谋略。胆为其表,...
视频时长25分27秒 请在wifi状态下观看 功理: 《管子心术上》说:“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心主神明,主血脉,其表为小肠。“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
《医学入门》(以下简称《入门》)是由明代医家李梃编著,全书分相当于总论的《卷之首》及相当于各论的内(二卷)、外集(五卷),“内集详于运气、经络、针灸、脉、药;外集...
第八式 左开玄门 左手收回,掌根贴于右胁处,右手向体前上方挥起,以腰为轴左转体,左脚不动,以右脚跟为轴向左旋转90度的同时,双手似抱大圆球云手,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两掌...
太极拳是快还是慢? 很多人看太极拳慢吞吞的,像是在摸鱼。心里想这种拳怎么能够打人?没有速度,也没有力量。 还有人看了太极推手,说“明白了,太极打人,就是缠住对方,让...
功理: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免有“五劳”、“七伤”发生。劳、指过度疲劳。不管是视、卧、坐、立、行;或心、志、思、忧、疲;或肝、心、脾、肺、肾各样过劳。都称为“五劳”。...
本视频58分03秒 请在WiFi状态下观看 华佗五禽戏是由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华佗根据中医原理、以模仿虎鹿熊猿鸟等五种动物的动作和神态编创的一套导引术,五种不同的动作和神态有不同...
三丰派是指发源于武当山,主要流传于湖北、四川、辽北一带,由清虚道人张三丰先生传承,而发扬光大的道家金丹文化流派。 三丰派发源于武当山(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三丰派的金丹...
《针灸大成》(以下简称《大成》)由明代杨继洲原著,靳贤补辑重编,刊行于万历二十九(1601)年。共10卷,所述内容十分广泛,总结了明之前针灸学的主要成就,纠正了某些穴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