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共分为三卷。 第一卷依据朱熹的读书方法六条:“居敬持志,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切己体察,著紧用力。”规定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程序,并作详细说明。...
复礼为什么 孔子的历史意义,也正在于,在王权专制即将降临华夏大地的时候,坚持封建的美好原则。孔子所设想的通往优良治理秩序的方案是“复礼”,也就是复封建。 一提到礼,有...
葛洪不但位列中国古代十大名医之中,而且其五脏理论对后世医者影响深远,中国至今为止获得最高奖项的屠呦呦就是得益于葛洪的医学著作《肘后方》中的一句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
黄炎培是我国近现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他立志教育救国,积极从事教育改革,竭尽全力倡导和推行职业教育,对中国近现代学制的演变,对传统教育的改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立志...
信基督入格致书院 钟荣光主持《博闻报》时,报纸因发表有损基督声誉的文章,遭到在穗传教士的攻击。在处理此事件时,钟荣光意外赢得教会长老左斗山等西人的好感,这是他与基督...
张謇(1853—1926年),字季直,号啬庵,江苏南通人。他不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同时,还是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张謇致力教育30年,办学之...
岭南首任华人校长 上世纪20年代初,“非基运动”在上海、北京兴起,1924年,全国反帝国主义情绪再次高涨,1925年,“五卅惨案”及“沙基惨案”发生后,各地相继罢工、罢市、罢课,...
在清末民初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舞台上,活跃着为数众多的志士仁人。他们就像灿烂的群星,照耀着当时黑暗中国的天空。在群星灿烂之中,南通人张謇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当我们...
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民族危机日趋加重,甲午战争一役,更给中国带来巨大震动,亡国、亡种乃至民族文化的毁灭顿成迫在眉睫的威胁。康有为以极大的爱国热忱,奔走于救亡活动,...
王筠(1784—1854),清朝山东安邱人,字贯山,号友。他少喜篆籀之文,长成之后博涉经史,由于深受清代考据学的学风影响,对文字考证的研究很有兴趣,而且很有造诣。后跻身仕途,先...
二、以海外传教保存中国文明种子 在创立孔教的思想深处,康有为还有一个深入的考虑:中国如果灭亡,如何复国,而复国的希望,就是藉孔教之海外传播,保存中国文明的种子。他通观...
康有为(1858—1927),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广东省南海县人。我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著名政治活动家和教育思想家。戊戌变法后,因脱险免死改号更生,1917年参与溥仪复辟...
钱穆的精神资本 钱穆没上过大学,是“小教”出身的学者,后来却能在燕京、清华、北大和西南联大等名校当教授,“通吃”国学所及的各门学问,想见他的治学必有过人之处;钱穆高...
高等学府,古已有之,但把高等学府称为 “大学 ”,在我国则是清朝末年之事。 1895年 (光绪二十一年 ),被誉为 “东方康乃尔 ”的天津北洋大学堂 (现天津大学的前身 )创立,这就是...
在近代大学校长群体中,那些著名的大学校长何以成为当之无愧的教育家?教育家办学的内在基础是什么?回望近代大学的教育成就,我们感受到一种精神震撼。 在近代大学校长群体中...
唐文治接手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之时,正是中国社会一些时代先驱们主张“教育救国”、“实业救国”方兴未艾之际。唐文治意识到必须根据社会变迁对知识人才的需求状况,把学...
盛宣怀 (1844~1916)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史上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字杏荪, 别号愚斋,江苏武进人,出生于世代官僚地主家庭。青年时代曾应童试,补县学生,以后屡试不第。1870年经杨宗濂...
近代中国第一留学家族——南屏容氏家族 南屏地处珠江口的葫芦岛,与澳门一水相隔。在近代以前的几百年里,澳门被葡萄牙占据,成为当时接触国外事物的唯一渠道。与之鸡犬相闻的...
近代一些著名大学校长非迫不得已不离开学校,即使面临千难万险也要把学校办下去。抗日战争期间,竺可桢率领浙江大学师生多次迁移,历经赣、湘、粤、桂、黔等地,在流亡中办学...
张伯苓是我国著名的爱国教育家。他在青年时期,目睹清政府腐败无能和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欺凌,立志兴办教育,用爱国精神和科学知识教育青年,以达到抵御外侮,振兴中华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