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与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殊别,蕴藏有十分丰富的植物资源。在漫长的人类发展过程中,人们主要靠采集和渔猎野生动、植物...
唐中后期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 在中国历史上,每当北方发生战乱,总有大量百姓南徙避难。自汉末至南北朝,北方人口不断南迁。安史之乱时也是如此。叛乱平息下去之后,唐政府掌握...
李时珍《本草纲目》虽然是医药学的巨著,但从生物学和农学的角度看,也是极有贡献的著作,本文试就书中的“谷部”内容在生物学和农学上的成就作一些探讨。 谷部共四卷(第二十...
【农业起源对人类古代文明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我们知道,全世界有三个主要的农业起源地——我这里讲的农业主要是指谷物农业,是栽培作物。 一个在西亚,就是现在的伊拉克及其...
东汉时期的农业生产较西汉更有发展,这和铁农具、耕牛更加广泛的使用有密切关系。在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的各个省份的考古工作中,都有大量的属于这一时期的铁农具出土。在云南...
三、植物形态描述的贡献 中国历史农书从西汉《氾胜之书》起,便一贯重视生产实际操作,而很少涉及栽培作物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像《齐民要术》这样的巨著也不例外。所讲的都...
读过游修龄教授的《农时和反季节》一文之后,请读者千万不要以为,反季节是近二十年来的事,游先生只是说,想不到短短的二十年来,反季节的进展如此迅猛,又如此静悄悄地,不...
在夏代,农业文明到了很高的程度,传说禹的大臣仪狄开始造酒,夏王少康又发明了秫酒的酿造方法。为了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探索出农事季节的规律,现代仍旧流行的有时称为夏历...
编者按:展示在读者面前的,是三位不同辈份的学者一次特殊“合作”的记录。2005年3、4月间,浙江大学的游修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李根蟠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一、山药名称的来由及其他 山药原名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hunb),是种多年生的缠绕藤本植物,食用部份是薯蓣的地下肉质块茎。名字最初见于《山海经,北山经》:“又南三百里,曰...
《农桑衣食撮要》一书虽只有11000字左右,但内容却很丰富,涉及范围也很广。它以12月令统系,共208条,凡气象、水利、农耕、畜牧、园艺、蚕桑、竹木、果菜,以及农产品的收藏、腌...
风行亚非大陆的调味品 辣椒(Capsicumfrutescens)是我国各地人民都非常喜爱的调味品和蔬菜。它在我国东南沿海被叫作番椒,在四川等地则被称作辣子、辣茄、辣虎。辣椒是一种茄科植物...
随着玉米的传播,各地又跟据自已对玉米的认识,取了许多名字,因此便出现了许多异名,咸金山《从方志记载看玉米在我国的传播》中统计有99个,郭松义在《玉米、番薯在中国传播...
华夏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但是在秦统一中国之后,历代王朝却出现了不断向长江流域倾斜的趋势。到了明清时期,整个国家的经济几乎完全依赖于长江以南地区的钱粮赋税。 为什么会...
周朝 商末周初年间,农业技术或生产都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显出其差别。新石器时代的技术继续存在;农民的工具差不多都是用石头、骨头和木头制作,农作物也由较早时的粟及粗杂菜...
农业最早是在中原地区兴起来的。中原农耕文化包含了众多特色耕作技术、科学发明。裴李岗文化有关遗存中出土了不少农业生产工具,为早期农耕文化的发达提供了实物证据,尤其是...
占的本意是占卜,为了避免占稻和占卜混淆,人们便在占稻之占前面加上米字,以示其为占城稻,于是便出现了粘字。元代郭翼《雪履斋笔记》在记载四川峨眉县水稻品种时说,峨眉县...
当时,唐王朝制定出非常出色的土地政策和赋税制度,使黄河流域的土地开发规模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唐朝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农业奇迹,迎来了梦幻般的“盛唐气象”。然而黄河中下...
公元1059年,北宋蔡襄(公元1012一1067年)在《荔枝谱》中总结了我国古代农民栽培荔枝的经验,记载了三十二个荔枝品种以及荔枝的栽种技术、病虫害防治、加工和贮藏的方法等。这是...
中新社长沙六月十二日电 历时五年的“中国稻作起源考古学研究”--湖南道县玉蟾岩中美联合考古进入尾声,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终身教授奥佛等国际权威考古专家表示,以澧阳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