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海峰 圆教与圆善无疑是牟宗三哲学体系中最为重要的核心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牟复杂而深邃的宏大思想系统的最终指向和最后归宿。对于这样关键的中心思想之分析,可以...
作者:周广友 船山身处国族遭受重大厄运的明清之际,此一艰难处境正如困卦的情形相似。困,从卦象上看,九二之阳被初、三之阴所困,九四、九五被三、上所困,所以船山说刚为柔掩,...
滕复 内容提要:马一浮哲学和学术思想的特点,是以儒家的易简思想为核心,主张以佛证儒、以儒融佛,以及对宋明儒学的程朱和陆王的理学与心学之间的矛盾提出调停之说。马一浮在...
杨国荣 本文对冯友兰新理学关于存在与境界的思想作了阐发,指出:冯友兰用纯形式的逻辑分析与逻辑构造的方法所推绎出的真际本体,在逻辑上先于实际的世界,并相应地先于人的存...
徐明德 心灵哲学在中国是一种古老的学问。上古儒学中的心性之学就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心灵哲学。当其流传至宋明间,派生出来的心学,实是心性之学的逻辑发展。这种心性之学,是...
作者:傅小凡 刘宗周是明末著名的儒学大师,蕺山学派的创立者。他的自我观具有鲜明的特色,这就是特别强调人的精神世界中的意志品格,并为自我意志寻求永恒的本体论依据。但他主张...
蒋玉智 牟宗三的易学研究可分为早期和中后期两个大的阶段,出版于1935年的《从周易方面研究中国之元学及道德哲学》(以下简称《易哲学》),是其早期的易学研究成果,阐发了他那时...
李承贵 身处20世纪中国的哲学家,面对西方哲学的挑战,面对时代需求,会本能地借助对中国传统哲学范畴或观念的诠释,综合各种际遇,展开视域融合,构筑自己的哲学理念,表述自...
作者:陈来 根据船山的看法,宇宙的本源是太虚中的絪缊之气,气聚而生成人物,人物死而散为气而归于太虚。聚散、生死是自然变化的必有之几。气聚为人而可见,这是明;人物死散...
张学智 内容提要:熊牟师弟早年关于格物致知的辩争,代表两种关于中国经典的诠释方向,反映出两人对知识和价值关系的不同思考。这些辩争激发了牟宗三对知识论的关注和研究。本...
胡岩 唐君毅自称其哲学体系是唯心论。尽管有学者对此提出质疑,但更多的人还是认可了唐君毅的这一自我定位。唐君毅到底是不是唯心论者?如果不是,他为何自称唯心论?如果是,...
一、儒学理性精神的主要内涵及其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提供的思想动力 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伟大代表人物,他所创立的儒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备受推崇,成为华夏民族文化的主干,不...
乔清举 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冯友兰先生建立的新理学体系,是中国哲学在当代发展的重要成果,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是,通过解析新理学体系我们发现,其中存在着结构的二元化...
作者:张学智 一 王夫之的易学观中,占学一理,即占以示学是重要方面,这个方面代表了他对《周易》的性质,《周易》在人的精神修养方面的作用,以及占筮体例等问题的根本理解...
作者:张学智 王夫之身处明末清初社会大变动之际,备尝亡国之惨祸烈毒,自觉担负起总结明亡教训,重新塑造中国文化,为继起者提供新的思想形态的重任。这一愿望鲜明地体现在他...
郭齐勇 内容提要: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特重《易传》,他们借助于诠释《易传》来阐发自己的哲学思想。熊十力的易学是以乾元为中心的本体宇宙论:马一浮的易学是以性理为中心的本...
郭齐勇 关于牟宗三先生对儒学与康德哲学的比较研究,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评论,可谓见仁见智。我在时贤讨论的基础上,就牟先生以自律道德的理论诠释儒学的问题谈一点浅见,敬请...
(照陈政所纪稿本录出) 有点意思要在此补说。这便是我常以劝年老的先生们对于旧的很有感情,对于旧的将要崩坏很感不安,所说的话。 我相信凡是人都是会自己去走对的路的,所有的...
我们现在应持的态度 我们推测的世界未来文化既如上说,那么我们中国人现在应持的态度是怎样才对呢?对于这三态度何取何舍呢?我可以说: 第一,要排斥印度的态度,丝毫不能容留;...
作者:唐明贵 清代是《论语》研究的鼎盛期和总结期,不仅著述如林,而且名家辈出,气魄之博大。思想之开阔,考据之精审,影响之久远,在中国古代《论语》学史上,罕能出其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