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取实予名——墨子论认识的来源 对外部世界万事万物的认识,各人建立在自己经验基础之上的感觉、体会、认识虽有差异,但基本点是相一致的。例如,对一块木头的认识和对一...
二、墨子理性主义的认识过程 如何对待实践中形成的经验事实,这是认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涉及到几个方面,其一是经验事实和客观事实的对应问题,即经验事实反映客观事实的真...
(三)墨子对思维规律和逻辑谬误的研究 形式逻辑关于思维形式的3 条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对一切思维形态都应是普遍有效的。它保证了思维内容和客观对象的对应性、...
墨子从生产、生活实践观察中认识到万事万物异中有同,同中有异这一客观事实,认为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来区别事物的异同,可以从各个方面加深对事物存在和联系的认识。 墨子...
墨子作为一代宗师,其开创的学派是与儒学并列的一代显学,然而这么一个显赫的学派,至秦骤衰,一蹶不振,几成绝学。二千余年来《墨子》被排斥在官学之外,注家无几。墨家作为...
趣是指民族的心理选择,是价值取向在爱好和习惯上的表明,反映了民族在具体文化形式上的所长所短;传统文化在医学、天文、数学、农艺等领域,其理论认识有自己的思想特色,其...
墨子不仅分析了因果联系客观存在的普遍性,而且进一步提出了关于因果联系多样性的认识。墨子认为因果联系的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因果联系的多样性是以具体条件为转移的。 墨子...
(二)强力非命与天志明鬼的背反 在墨子的社会历史观中,强力非命与天志明鬼表现为内容与形式的矛盾。形式上的天志明鬼思想表明了传统力量的深厚和沉重,表明了小生产劳动者物...
儒学主和,其一是肯定了事物多样性存在的客观性和合理性。从万物丛生的自然界到名分各异的社会生活,每一个事物的存在不仅都有其合理性的根据,而且每一事物又都是其他事物能...
一、墨子逻辑学的特点和贡献 逻辑的研究对象是思维形式及其规律。在人类的智力和知识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然会对认识过程中思维活动的本身进行反思,探讨思维所应有的形式...
二、墨子思想与农民起义 自秦末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以来,封建社会历代王朝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波澜壮阔。其次数之多,战争之激烈,范围之广都属世界之最。历代王朝的更替大...
应该说,历代农民战争开始举义旗的时候,在起义队伍的内部实行了一种“军事共产主义”式的平等制度。各种宗教式的严格纪律对起义的农民——从将军到士兵都有相同的约束力。起...
(二)墨子逻辑学的贡献 逻辑的产生是人们对思维本身研究的结果,也就是人们开始意识到,思维形式对思维内容正确而有效的表达具有重要的作用,思维形式本身也有其固有的规律性...
二、墨子逻辑学体系的结构 晋朝鲁胜在其《墨辩注叙》中首先指出:“墨子著书作《辩经》以立名本”,“《墨辩》有上、下经,经各有说,与其书众篇连第,故独存。”① 鲁胜这个...
墨家所处的社会对墨子的科学活动、科学思想都不屑一辞,后世对墨家的科学活动亦是异常冷漠。晋鲁胜在《墨辩注叙》中曾说出;“自邓析至秦时,名家者世有篇籍,率颇难知,后学...
第三,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人的生存,社会的治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小农经济的生产状况,而小农经济的生产常常取决于自然环境的无数偶然事件。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对自然条件有...
墨子逻辑学没有对判断的种类作系统的形式分类,而是在具体的论辩和论战中,有的放矢地应用了各种判断形式,说明墨子对判断种类的认识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尽,莫不然也。”①...
历法的制定固然是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所必需的,但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制定历法更重要的是以朔政,宣扬皇权神授为根本的政治目的。中国的德治思想和尊天命的政治观念是相关联的...
(二)墨子逻辑的故、理、类 墨子对名、辞、说三种思维形式的研究成果和形式逻辑关于概念、判断、推理这3 种思维形式的认识十分相接近,墨子逻辑学和形式逻辑有其相同性。另一...
摘要:本文对儒、墨、道死亡观作了简要比较,认为儒家注重从生观照死,墨家强调死亡对生人之利,道家死亡观更具有本体论意义的一面。 当代哲学家张岱年先生曾经说过:人生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