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诸子百家 >
  • [诸子百家] 儒、墨、道死亡观比较(2) 2018-01-06

    墨子死亡观的另一个核心就是节葬说,这显然是对孔子儒家厚葬久丧制度的反对与批判。《淮南子》曾有:厚葬久丧以送死,孔子之所言也,而墨子非之。例如针对儒家天子棺椁十重,...

  • [诸子百家] 庄子是谁——从发生学的角度看庄子(2) 2018-01-06

    庄子在宋国,居于荒野之地,做了很多梦。在先秦诸子中,老子没有写梦,《道德经》五千个字,没有梦字。跟庄子同时代的孟子,也不写梦,《孟子》三万四千字,一个梦字也没有。...

  • [诸子百家] 孔子论“志” 2018-01-06

    孔子的道德意志观采取了与西方学者不同的概念范畴、阐释方式和实践模式,而显其特色。研究孔子的道德意志观,汲取其积极的思想理论资源,有利于遏制当代社会人因道德意志脆弱...

  • [诸子百家] 先秦“无为”思想的历史意蕴(2) 2018-01-06

    “无为”的实质 不论是儒家的“垂拱而治”还是道家的“无为而治”,所强调的并不是作为政策的“无为”观念本身,而是对君主个人的要求,而且很大程度上这种要求更强调于君主的...

  • [诸子百家] 儒家思想的转变:荀子和韩非(1) 2018-01-06

    一、天论:天人相参和天人之分 荀子是在孟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大师。梁启雄《荀子简释》比较孟荀的特点说:孟子言性善,荀子言性恶;孟子重义轻利,荀子重义而不轻利;孟子专法...

  • [诸子百家] 墨荀乐辩(1) 2018-01-06

    华夏古时,乐合诗舞,三位一体,彼此紧密联系,相融无间。①无论是祭天拜祖的庙堂礼仪,还是祝颂尊者的燕饮称觞,乐舞均不可或缺。其编排与表演,关乎礼制尊卑、等级秩序。天...

  • [诸子百家] 儒家思想的转变:荀子和韩非(2) 2018-01-06

    《荀子·正名》: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正利而为谓...

  • [诸子百家] 孔子的"民无信不立"该怎么理解 2018-01-06

    在《论语·颜渊》中,孔子答子贡问政一节,究竟是政治哲学还是心灵鸡汤,究竟是施政之举还是修养之道?“足食、足兵、民信”中的“民信”,究竟是政府取信于民还是人民信仰政府?可谓人...

  • [诸子百家] 儒家思想的转变:荀子和韩非(3) 2018-01-06

    五、儒家的转变和原则的澄清 荀子和孔子相比较,孔子主张仁政,侧重亲子血缘关系和社会伦常,荀子主张天人之分和人性恶,侧重于礼学,由礼推演出王制的一系列具体内容。在具体...

  • [诸子百家] 墨荀乐辩(2) 2018-01-06

    墨子尽管对音乐持论严苛,但这并不代表他不会欣赏音乐,也不代表他不知声色艺术的价值。实际上,墨子非乐,意在舍末求本,此本存乎于志,其志尚不在小。如他所言:“是故子墨...

  • [诸子百家] 老子哲学源流(1) 2018-01-06

    【摘要】郭店《老子》出土面世,为解决“老子其人其书”问题提供了可靠证据。老子姓老氏,名聃,春秋宋国沛人,与孔子同时且长于孔子。郭店《老子甲》积极应世,主张以“道”...

  • [诸子百家] 儒家思想的转变:荀子和韩非(4) 2018-01-06

    六、韩荀的师承渊源 在早期的儒家大师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中,都是把仁的概念作为核心,作为首要,从而使仁成为了儒家所共同的核心和理想。孔子认为仁在人类社会中据有统...

  • [诸子百家] 老子哲学源流(2) 2018-01-06

    三、老子的历史真实性 《史记·老子传》:“老子……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適周,将问礼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

  • [诸子百家] 墨荀乐辩(3) 2018-01-06

    对于礼乐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荀子还进一步做了如下阐释:“且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合同,礼别异,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矣。”(25)从这段话中可以...

  • [诸子百家] 老子哲学源流(3) 2018-01-06

    第三节郭店《老子甲》的“德”与无为 如何“以道佐人主”治国?郭店《老子甲》曰:“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于天下。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第6-7简)、“以正治邦,以奇用兵...

  • [诸子百家] 儒家思想的转变:荀子和韩非(5) 2018-01-06

    七、韩非的历史观 在韩非的法家思想中,他的历史观鲜明而有特色。韩非的历史观主张事因于世,备适于事,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明确提出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这就是说,...

  • [诸子百家] 孔子论“志”:重视个人的躬行践履 2018-01-06

    孔子的道德意志观采取了与西方学者不同的概念范畴、阐释方式和实践模式,而显其特色。研究孔子的道德意志观,汲取其积极的思想理论资源,有利于遏制当代社会人因道德意志脆弱...

  • [诸子百家] 老子哲学源流(4) 2018-01-06

    【摘要】关尹子遗著郭店《太一丙》(“太一生水”含“老子丙”),提出了“太一生水”、“太一藏于水”两个命题,“生水”之“太一”指天地未分时的混沌,或曰“混沌之气”;...

  • [诸子百家] 浅析孟子行政伦理思想探微(1) 2018-01-06

    论文关键词:孟子;民本思想;行政伦理 论文摘要:孟子思想内容极为丰富,尤其是行政伦理思想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极具进步意义。其行政伦理思想主要包括“民贵君轻”的权力观、“有...

  • [诸子百家] 儒家思想的转变:荀子和韩非(6) 2018-01-06

    所以法和刑都有二义,一是抽象哲学概念的法和刑,二是作为具体的规定的法和刑。 到了战国末年,韩非由法出乎权,权出乎道又提出了因道全法,因天命持大体的思想。《韩子·大...

  • 首页
  • 上一页
  • 109
  • 110
  • 111
  • 112
  • 113
  • 114
  • 115
  • 116
  • 117
  • 118
  • 119
  • 下一页
  • 末页
  • 2124225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