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 [宗教哲学] 儒的起源(一) 2018-01-06

    [摘 要]“儒”字(其初文为“需”)在形、声、义三个互为关联的层面上,都有各自的原型和演变系列。“需(儒)”的产生源于原始的雷神崇拜。“需(儒)”字的原型上为雨,下为...

  • [宗教哲学] 刘向、刘歆父子的易说(二) 2018-01-06

    三 人更三圣说 关于《周易》经传的作者,刘氏父子于《六艺略》中,明确提出了“人更三圣”说,在易学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说: 易曰:“宓戏氏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

  • [宗教哲学] 太极图里的哲学韵味(1) 2018-01-06

    伏羲与太极八卦 众所周知,“太极图”看起来非常简单,一个圆圈、一条曲线、两个圆点,两条黑白鱼图形,构成了一个简洁明了的图案,从图案的画面上看,这是一个十分杰出的构图...

  • [宗教哲学] 儒的起源(二) 2018-01-06

    [附 注] [1]徐中舒:《甲骨文中所见的儒》,《四川大学学报》,1975年第4期,认为“儒”的本义“像以水冲洗沐浴濡身之形”。 [2]有关本义域的问题,参见拙文:《论本义域》,《古汉...

  • [宗教哲学] 太极图里的哲学韵味(2) 2018-01-06

    拱顶壁上的太极图 “太极图”是在古今中外有巨大影响的特殊和珍贵的图案,我们除了了解“太极图”的来源之外,更应该探索和了解“太极图”中所蕴含的中国哲学的理念,它不仅代...

  • [宗教哲学] 刘向、刘歆父子的易说(四) 2018-01-06

    五 卦气说 据《汉书·五行志》和《律历志》所提供的材料,刘向、刘歆父子易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讲卦气说。如其解释《春秋》隐公九年“三月癸酋,大雨,震电;庚辰,大雨雪”说...

  • [宗教哲学] 孔子的世界主义与民族文化认同(一) 2018-01-06

    儒家学派“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汉书·艺文志》)。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延续、发展中承上启下,继往开来。他所创立的仁学,不仅...

  • [宗教哲学] 略论儒学视野中的诗意心境(一) 2018-01-06

    【内容提要】 在中国古代儒学视野中,诗意心境是以“乐”、“悠然心会”、“和融莹彻”等肯定性情绪为基本内容的人生体验。儒学解读诗意体验的基本视角是“去私欲”和“泛爱众...

  • [宗教哲学] 刘向、刘歆父子的易说(五) 2018-01-06

    参考文献:  [1] 班固.汉书[Μ].北京:中华书局,1987.  [2]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Μ].济南:齐鲁书社,1979. [3] 刘向.说苑[Μ].四库全书[Ζ].文渊阁本. [4] 司马迁.史记[Μ].北京:中华书局,...

  • [宗教哲学] 孔子的世界主义与民族文化认同(二) 2018-01-06

    二 在孔子以爱人为中心的世界主义思想中,又内在地包含着民族文化认同的思想。孔子身处“礼崩乐坏”、“诸侯力政”的春秋时期,他对接续华夏文化的传统怀着深刻的忧患意识和高...

  • [宗教哲学] 略论儒学视野中的诗意心境(二) 2018-01-06

    三 儒学去私欲的要求有合理性。个体对自我生存功利的渴求,常给主体带来极度的痛苦、焦虑、压抑。去掉灾难性的功利追求,去掉王阳明所说的“昏昧放逸”、“非僻邪妄”,可以解...

  • [宗教哲学] 儒家文化哲学何以可能(一) 2018-01-06

    摘要:儒家文化哲学是儒家学者从哲学视域表达和阐发文化问题的思想体系。本文认为,儒家文化哲学有其存在的合法性依据。“礼崩乐坏”的历史文化危机和社会价值断裂,是其产生的...

  • [宗教哲学] 牟宗三的哲学困境 2018-01-06

    内地学界对港台新儒家的关注始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中期以后,从此,研究性的著述不断。在这样的热切关注之中,牟宗三显然最为抢眼,因此研究他的哲学思想的专著与论文持续涌...

  • [宗教哲学] 《管子》与《连山易》(一) 2018-01-06

    《管子》是由管冲学派相继编撰、陆续完成的一部御民治国的经略全书,是齐文化的代表作。它的成书经历了自春秋桓、管霸业至战国末年约四百多年的时间。此期,也正是《易经》被...

  • [宗教哲学] 儒家文化哲学何以可能(二) 2018-01-06

    文化的范畴化和文化方法论 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是不同学科之间相互区别的根据,是不同学科成立的标志和学科建设的逻辑前提。文化哲学欲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必须肯定和承...

  • [宗教哲学] "做事"与"做人" 《晏子春秋》的启迪 2018-01-06

    《晏子春秋》中曾记录这样一个故事:晏子受命治理东阿三年,齐景公将之召回并责备说,以为你有才能才派你去治理那个地方,却越治越乱,应予严惩。晏子请求再给他三年时间,三...

  • [宗教哲学] 《管子》与《连山易》(二) 2018-01-06

    三、山象模式 借助于某一具体形象进行直觉思维,是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的一个共同特点。山坟《连山易》与气坟《归藏易》及形坟《乾坤易》的重要区别,在于它借以进行直觉思维的具...

  • [宗教哲学] 儒家文化哲学何以可能(三) 2018-01-06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 隐公卷第一[A], 春秋公羊注疏[M]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C].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 [3]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

  • [宗教哲学] 老子思想与人生智慧(1) 2018-01-06

    我在中国人民大学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讲完中国古代思想史后,开卷考试,任选题目,只要是中国历史上的人物、思潮,都可以写。24份考卷选了道家的老子和庄子,占全部考卷的80%。...

  • [宗教哲学] 如何看待易“象”(一) 2018-01-06

    一、“象”在《易》中的重要性与指涉内涵 “象”在《易》中,是相当重要与关键的…项内容;根据《易·系辞传:》所述,伏羲仰观俯察所制作的《易》八卦,即取法于自然界的天、...

  • 首页
  • 上一页
  • 137
  • 138
  • 139
  • 140
  • 141
  • 142
  • 143
  • 144
  • 145
  • 146
  • 147
  • 下一页
  • 末页
  • 4108199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