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视界融合——解释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启示 当我们将视点转向哲学解释学的立场,指出解释者不可能发现及完整重现作者的“原意”,进而指出理解的目的也不是要去发现原意的时...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虽经千难万险,百转千折,仍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焕发出永不穷竭的生命活力。在这个伟大的文化长河中,孔子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民国时期的著名学者柳诒...
如何达到两视界的调和融合,如何把握理解的客观性?首先,解释者的理解必须从接受开始。就象一个厨师,你给他的是萝卜,他就不可能炒出白菜,只能以萝卜为原料。同样,我们面...
“绝地天通”的过程葛兆光教授认为“真正的达成应该是在殷商西周,祭祀仪式的完备也应该是较晚的事情。”任何事情都是过程,社会制度的推行更不是一蹴而就的,“绝地天通”是...
编者按中国经学史和经学方法论是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思想史研究室在写作、研究《中国经学思想史》的同时,又启动了“中国经典诠释学”课...
庄与禅是中国古代艺术哲学中两大神奇而绮丽的瑰宝。它们对于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二者既有相通之处,又有不同之点。辨明两者的关系,对于了解和掌握古代...
二 康德、黑格尔哲学历来是我们哲学所西方哲学研究室中的重点学科,当然这也是受当时环境的影响。大家知道,狄尔泰、伽达默尔都共同重视一本书,就是康德的《第三批判》。人们...
道德经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鉴,能如疵乎?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
三、“齐死生”的洒脱与“离境无生灭”的放达 庄子的“生死观” 在我国古代哲学家中,对生死问题做过最细致详尽探究的,就是庄子。他认为,死生皆为变化之自然,“死生,命也...
道德经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本义】 抛弃贤圣权威及智...
道德经第二十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
道德经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本义】 三十根辐条汇集...
四、“恍恍惚惚”与“以手点空”——庄禅的神秘主义 庄子迷蝶的神秘 庄子哲学中深厚的神秘主义色彩是显而易见的。《齐物论》中,有这样的记述: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
理学的学术宗旨是什么?理学家们往往将自己的学问理解为对身心性命等根本问题的追求,以区别于汉学对考据训诂的追求。后来学界认同了这一看法,清代学者茅星来编《近思录集注...
道德经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本义】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
道德经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道,自然之规律也,它是可以被描述出来的,但它不是我们普通常理解的那种可见的东西,因为这种规律是无形无象、无所不在的,它内在于物质本性。名,可称呼之名也,我们可以定...
进入21世纪新千年,世界又进入一个新纪元,是经济走向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地球村变小 了,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但是由于中国是个发展中国...
道德经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
二 如上所述,我们既面临世界性的挑战,应当如何应付呢?斗争策略有的说法是人不犯我,我不犯 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针锋相对,以牙还牙。也有主张对外斗争要有理、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