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老子的人生智慧 我想可以将老子的人生智慧归纳为一个精神、四项原则、一种理想。一个精神就是自然精神。这个自然不是我们现在说的大自然,更不是具体的事物。老子所谓的自...
摘要:以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牟宗三等为代表的早期新儒学是传统儒学的一次自我调整和自我挽救,其哲学的基本框架与宋明理学一脉相承,所以这实质上是一次理学复兴运动。...
摘要 作为文化精神核心的教化理念或教化之道,有“虚”与“实”两个特点。“虚”,是指它作为理想性的存在,必与现实世界尤其是政治和政权的运作保持间距;“实”,是指它不仅...
四、朱熹主张“象不宜穿凿,亦不可遽忘” 面对王弼“得意忘象,得象忘言”的主张,朱熹最感困惑的问题是:“圣人要说理,何不就理上剖判说?何故恁地回互假托,教人不可晓?又何...
二、儒学的现代化和世界化――第三代新儒家的学术努力 牟宗三将现代新儒学推向高潮。在他之后,儒学阵营里至今没有出现一位上述意义上的哲学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儒学停止了...
附注: ①惠栋《易汉学》,收录于《皇清经解续编》中。据惠氏之自行统计,八卦逸象共计“三百三十一”;然据笔者统计,当 作“三百二十六”为宜。 ②所谓“两象易”,盖指上下...
三、“后新儒学的拟构”――新儒学的一种转向 尽管牟宗三的哲学标志着新儒家哲学探索的最高成就,但他的弟子林安梧对这套高妙的哲学体系并不满意。最近,林安梧明确提出了“后...
5.“世俗化儒家伦理”的继存方式 美国汉学家列文森在其《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一书中,对儒学在现代中国的状况提出过两个基本的判断:儒学已成“博物馆”中的存在,正因为...
四、贞下起元――儒学在祖国大陆的复苏 1949年以来,儒学的命运可谓一波三折,历尽磨难。这个时期的儒学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文革”前十七年。受“五四”新...
[1] 《梁漱溟全集》第一卷第391页,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 郭沂:《郭店竹简与先秦学术思想》第1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版。前段时间,关于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讨论热闹...
三 伽达默尔和胡塞尔是一脉相承的。海德格尔是胡塞尔的学生。两个得意门生一个早早死掉了,另外一个活得很久。海德格尔创造性很大,但他一直到晚年还讲,我始终在现象学这条路...
摘要:本文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基本形式——解经学的解释实践,及其与西方哲学解释学理论的相吻合之处,试图阐明哲学解释学对理解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启示。 关键:经;...
四 什么是对话?两个自由者是坚实的,内在的你如何出来,空间的东西怎么进入时间?时间的东西怎么外化为空间的东西?这个黑格尔讲过了,外化,精神的外化。现在的问题是,空间...
二、意义已死——传统解释学追求原意的失败 西方哲学解释学兴起以前,古典解释学奉行着这样的理论,认为解释学的任务是在语言分析和心理转换的统一之中,把解释对象(作品、历...
大家现在对诠释学的理解的确是不一样,比如我刚才看了叶秀山先生的文章——《诠释学的哲学基础》(编者注:见本通讯第1辑),那就是说诠释学不是哲学。但是按照伽达默尔的观点...
西方光学分析与物理实验得出的结论认为:光可以分解,亦可以综合,而不同的光波和振辐反映在人的视网膜上则形成不同的色彩,光的反射决定了条件色的规律。与素描单纯的形体结...
最后,就是nous,过去人们把它翻译成理性、睿智,但是这个词我后来进行考察,最早有一个哲学家Anaxagoras(注:亚拿萨哥拉,前500?—前428年,希腊哲学家),他讲到世界的构成,讲到...
三、六经注我——中国传统文化的解释学转折 追求原意的迷梦破灭了,解释的意义在何方?解释者的任务是什么?陆象山惊世骇俗的宣言:“六经皆我注脚。”道出了一切意义所在。古...
这里面就牵涉到我们今天要讲的第二个问题:就是说哲学诠释学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哲学。我们可以这样来表明,就是说伽达默尔的这本书《真理与方法》,后来有很多人提出,其实是...
这四条解释原则是这样,简单来说,它们分属于两组,即主体方面跟解释对象方面。比如说,我们在主体方面有两条原则,在解释对象方面也有两条原则,它的第一条原则叫做自主性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