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 海德格尔说,唯当人在进入存在之真理中绽出地生存着之际归属于存在。从存在本身中才能够出现一种对那些必然成为人之律令和规则的指派。只有这种指派才能把人指定如存在中...
一、古为今用 研究道家哲学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古为今用,造福今人和后人。同时,古为今用也是纪念先贤和纪念古老文明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其实,后人纪念和不忘先贤从来都是中华民...
死亡是所有生命注定的最终归宿,不能脱俗的人类执著地渴求着永生,于是,关于生与死的思考锻造了人类哲学的恢弘与博大。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生死之论,不乏智者和睿者, 其中道家生死...
一、印度佛教来了 前面说了,自秦汉以来,“诸子百家”经秦皇的“焚书”“坑儒”,以及汉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三波大浪淘沙,主要就剩下道家和儒家了。汉武之后约200年,即...
二、死生存亡一体的辩证思想 道家学说的奠基者是中国古典辩证思维的大哲,这使得道家的生死观始终贯穿着对立统一的辩证精神。在生与死的问题上,他们首先认同生与死的对立,同时又...
一、佛教与道教的起源 佛教为公元前五世纪的古代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王子悉达多・乔答摩创立。这位王子后来被尊称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者。“释...
人类已经步入二十一世纪了!这是众所皆知的。但是,如果进一步追问“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什么概念?恐怕会有许多人感到茫然不解。生活中有许多问题是经不起追问的,尤其是“审美...
三、生死必然的宿命观 道家用天地万物变化的普遍规律来观照生存和死亡的必然性, 深刻认识到生死必然的现象。道家认为, 在有形的天地万物之中有一个无形但却充满着生机的道在静...
笔者认为,要使我们的学术理论得到创新和突破,首先必须把本国传统的东西盘点清楚,解释清楚,这就要求我们实事求是地深入历代的文本典籍,在具体的时代和语境中总结各个历史...
四、与道合一、死而不亡的理想境界 道家生死哲学的逻辑起点是道。道是道家哲学的最高范畴,是考察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因此, 道家对生死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也不可能离开道...
二、 理解时间问题的深刻涵义 “审美与时间”及其触发的问题值得深入思考,有必要加以说明。“时间”作为一个词语,既是极其普通的概念,又是极其深奥的问题。在宇宙世界中,...
五、乐死善死的美学意境 无法免俗的芸芸众生总是忌讳死亡话题,言之,也必定是与阴森、黑暗、不祥、幽灵、晦气等等贬义的概念相连,然而在道家哲人那里,却通过对死亡的沉思,彰显了...
我们发现宇宙、地球以及其中的东西有很多亿年的历史,发现人类的存在也有数百万年的历史。我们不知道人类的最初是怎么形成的,却发现人类有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我们不知道地...
到了魏、晋以后,由北朝北魏的寇谦之等道士开始,为了抵抗当时外来宗教,如佛教的关系,便多方设法,积极建立道教,于是,把道家原始关于天人的物理思想,变成气化天地的观念...
一天,有个喜欢老子的朋友来聊天,说到现在生意难做,家人难处,人世间太复杂了,准备找个清静的地方好好修行,准备过无为的生活去了。我问他是怎么理解无为的,他说什么也不...
如果把我作为一个个体,那么家庭、企业、国家、地球、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都是不同大小的集体,集体还有外面,和外面有交换,还是对立的、二元的,容易产生敌对的思想。如果不看...
因此, 笔者试图从时间问题的角度出发,以先秦道家典籍文本为对象,来关注时间与审美的关系问题。综观古今中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感和时间观; 各个时期的时间观也是不同的...
2.方士思想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这种新兴流行的“方士”思想,在只知穷经读书的学者,除了坐以论道,讨论人文的思想以外,完全缺乏科学兴趣,不加重视,甚之,笑为荒谬不...
(3)服饵者的理由:说到服饵者,在古代道家学术中,也有叫他为“服食”或“饵药”等等名称,总之,这是道家“方士”演变而成后世丹道派的“炼丹”,与服食丹药而成神仙,道家...
时间是什么? 每一个人都有会自己的答案。时间究竟是什么?或许回答的只有时钟“滴答滴答”的回响。时间在生命之中,在万事万物之中。时间即道。 对科学和哲学两种时间观的简...